关于冬天的雅称,这些你听过吗?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12-27 10:01:03  来源:月印池文化
核心提示: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你知道哪些关于冬的独特雅称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冬天的这些别名吧。

  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


  你知道哪些关于冬的独特雅称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冬天的这些别名吧。


三冬


好事近

宋·张元干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九冬


八咏诗·夕行闻夜鹤

南北朝·沈约


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

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

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


  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严冬


大同十一月庚戌

南朝·萧纲


兹园植艺积,山谷久纡威。

直兴转多绪,真事亦因依。

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远闻风瑟瑟,乱视雪霏霏。

浪起川难渡,林深人至稀。

山禽背径走,野鸟历塘飞。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清冬


冬夜集赋得寒漏

唐代·皇甫冉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玄冬


贫士诗

魏晋·张望


荒墟人迹稀,隐僻闾邻阔。

苇篱自朽损,毁屋正寥豁。

炎夏无完絺,玄冬无暖褐。

四体困寒暑,六时疲饥渴。

营生生愈瘁,愁来不可割。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穷冬


咏汤妪

明·吴宽


笑汝皤然似一公,穷冬相伴胜房空。

三缄口不思援上,九转肠应为热中。

诗咏怀春同少女,礼云当夕称衰翁。

平生知足浑无辱,不恨孙弘布被蒙。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穷阴


岁晚旅望

唐代·白居易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有此称。


北陆


七哀诗二首

西晋·张载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

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



玄冬


道观内柏树赋

唐代·魏征


览大钧之播化,察草木之殊类。

雨露清而并荣,霜雪茫而俱悴。

唯丸丸之庭柏,禀自然而醇粹。

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此用之代称冬天。


玄序


奉和守岁应制

唐代·许敬宗


玉琯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祥鸾歌里转,春燕舞前归。

寿爵传三礼,灯枝丽九微。

运广薰风积,恩深湛露晞。

送寒终此夜,延宴待晨晖。


  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



严节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宋·蔡襄


寄问闽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帐前约束承严节,按下文书接署云。

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

新篇一揽思游旧,搔首孤吟日又曛。


  严节指冬至节。《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节曰严节。”


岁馀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唐·皇甫冉


江城闻鼓角,旅宿复何如。

寒月此宵半,春风旧岁馀。

徒云资薄禄,未必胜闲居。

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古人读书有所谓“三馀”之说。三馀者: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而“岁之馀”的冬天读书效果最好。


  《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上书武帝自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冬天的雅称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留言来告诉我哦!



 
标签: 冬天 雅称

本文标题: 关于冬天的雅称,这些你听过吗?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31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