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出版与《杭州文献集成》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5-05 09:34:00  来源:城市怎么办  作者:刘达开
核心提示: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意见》开篇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意见》开篇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一向属于相对冷门的领域。今年3月,“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中央就古籍工作又专门颁发意见,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本文就何谓古籍工作、杭州新世纪以来以《杭州文献集成》为代表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及其作用和意义,试作一简要论述。


图1《永乐大典》书影


  一、何谓古籍工作


  中国人历来有著书立说的传统。《左传》叔孙豹提出“三不朽”,其中之一是立言。曹丕作《典论·论文》,把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宋代晏殊的曾孙晏敦复给人写墓志铭,一定要写上一句“有文集十卷”,虽然这十卷文集并没有印行于世。而中华文明又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汉字又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使用的文字系统,因此古人所创造传承下来的文献典籍,数量之庞大、内容之丰富,举世罕见其匹。


  早在宋代,文天祥已经感叹于史著之浩如烟海: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时间又过去700多年,十七史变成了二十五史。这还只是官修正史,此外还有私家编著的野史。史部之外,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经部、子部、集部。虽经历代亡佚,留传至今的仍然极为可观。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古籍约有8万种。


  由于从文言系统向白话文系统的转换,现代人要直接阅读文言文已经备感困难,何况直接面对原本古籍?因此,古籍整理成了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何谓古籍工作?按照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平秋的看法,古籍工作可以划分为古籍的收藏与保护(包括古籍的鉴定、存藏和修复)、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包含标点、校勘、注释、翻译及在此基础上的深入研究等)、古籍的规划和出版(重点是把古籍整理的成果发表出来)。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有可能接触到、也最息息相关的,是古籍的整理出版。古文献学家黄永年先生认为,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加工,其目的是为了让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


  实际上,“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学术出版界就开始重视古籍整理工作,如亚东图书馆出版标点本古典小说(如《红楼梦》),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学基本丛书》,中华书局出版《四部备要》。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8年集合全国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制订了长期的规划,使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走上正轨。1981年,中央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我们现在能够如此便利地购买和查阅各类古籍,都因归功于这一时期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


图2-1未经整理的《咸淳临安志》


图2-2纳入《杭州文献集成》的《咸淳临安志》


  二、何谓《杭州文献集成》


  杭州作为六大古都之一,拥有八千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隋唐以后渐成人文渊薮,名宦耆宿、文人雅士代不乏人,尤其是作为中华文明高峰的宋代曾定都于此,历朝历代留下为数众多的古籍。


  新世纪以来,杭州贯彻落实“八八”战略,确立文化强市的目标,着力推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其重要成果之载体,便是《杭州文献集成》。


  2009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杭州学工作章程》,正式提出开展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杭州传统文化和本土特色文化的杭州学研究工作。杭州学研究成果的载体是《杭州全书》,包括“丛书”“文献集成”“研究报告”“通史”“辞典”五大部分。


  《杭州文献集成》属于《杭州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集成”定位为史料集,收录范围包括历代记述、研究杭州的文献;历代杭州籍(出生在杭州,或籍贯是杭州)人士的著述;历代虽非杭州籍,但久居杭州,且其主要著述在杭州完成者的著述。


  而按照杭州学以及分支学科的设置,杭州文献集成包括杭州、西湖、西溪、运河(河道)、钱塘江、良渚、余杭、湘湖、南宋等九大系列,分别对应:《杭州文献集成》、《西湖文献集成》、《西溪文献集成》、《运河(河道)文献集成》、《钱塘江文献集成》、《良渚文献集成》、《余杭文献集成》、《湘湖(白马湖)文献集成》、《南宋文献集成》。


  自从新世纪启动整理出版以来,“杭州文献集成”已累计出版139册,其中《杭州文献集成》42册,包括《武林掌故丛编》《武林往哲遗著》《吴越史著丛编》《咸淳临安志》等历史文献。


  最近,《杭州文献集成》之《杭郡诗辑》8册(含《杭郡诗续辑》、《杭郡诗三辑》)正式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杭州地方诗总集,由清代杭州人吴颢、吴振棫这一对祖孙,和丁申、丁丙这一对兄弟接力编成。全书共收录杭州诗人7932位,始于顺治,终于光绪十四年,对于我们了解清代杭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图3《杭州文献集成》部分书影


  三、作用及意义


  《杭州学研究工作章程》指出:《杭州全书》是保护杭州的基础、建设杭州的前提、管理杭州的保障、经营杭州的依据、研究杭州的载体。做好《杭州全书》编纂出版工作,发挥杭州全书“存史、释义、资政、育人”作用,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杭州城市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杭州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文献集成》切实按照“存史、释义、资政、育人”的宗旨,为杭州的历史文脉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煌煌50册的《西湖文献集成》,为西湖保护、建设、管理、经营提供文献支撑,为西湖成功申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杭州全书》的编纂出版单位,城研中心不仅做好《杭州全书》编纂出版工作,而且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将全书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展与兄弟城市地方学研究机构、高校专家学者等沟通交流,推过销售、互换、赠送工作。


  此外,还开展全书成果“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机关、进企业、进图书馆”,从参与支持“社区图书馆”建设,服务于城市管理、规划和智库等机关部门,吸引社会各界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关心杭州、关注《杭州全书》等各方面,推广《杭州全书》的社会影响。


  多年来,《杭州全书》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杭州全书》已经成为杭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一张金名片,以其“存史、释义、资政、育人”的宗旨,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杭州城市软实力上积极发挥作用。


  鲁迅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杭州文献集成》的编纂出版,将持续为杭州打造文化强市、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挥应有的作用。


图4《杭州文献集成》部分书影


 
标签: 古籍 文献

本文标题: 古籍整理出版与《杭州文献集成》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57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