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1-09 11:48:46  来源:《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核心提示:分桌吃饭是一种分餐制,源于原始社会的饮食方式。那时候食物较少,获得食物后要平均分配,大家一人一份,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存活下去。进入农耕社会后,尽管食物充沛了,但由于文化惯性,古人依旧延续了分餐传统。

  我们小时候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时,总感觉古人吃饭很“傲娇”,都是一人一桌分开吃,而且还要端端正正地跪坐于桌前进食,真替古人感觉累。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呢?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共坐在一张桌上吃饭的呢?


  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呢?


  分桌吃饭是一种分餐制,源于原始社会的饮食方式。那时候食物较少,获得食物后要平均分配,大家一人一份,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存活下去。进入农耕社会后,尽管食物充沛了,但由于文化惯性,古人依旧延续了分餐传统。


  分餐制在周朝被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礼制。贵族吃饭时,要正襟危坐于筵席之上,面前放置一个低矮的小餐桌,名曰“案”。案上放有食物,每个人的食物都是相同的,就像原始社会大家平均分配一样。如果某人发现自己案上的食物比别人少,便会认为受到了怠慢甚至侮辱。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仆从不小心挡住了灯光,一个宾客就多心了,以为这是在掩盖自己的饭食比别人少,站起来就要走。孟尝君见状,就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走到宾客面前给他看,证明大家的饭食都是一样的。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随即自刎以谢罪。可以看出,古人不但讲究食物规格,而且都很“要脸”。后来的秦汉和魏晋南北朝,基本也保持着这种分餐制传统。



  古人之所以采用分餐制,除了受上古传统的影响,还跟当时人的坐姿有关。南北朝之前,中国没有椅子和凳子,大家都是跪坐在筵席或榻上的。(关于坐姿和筵席的问题,可以参看之前《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一篇。)古人很讲究坐姿,必须是正襟跪坐,双腿并拢、上身挺直。绝对不可以双腿岔开、屁股着地坐着。古人称随意的坐姿为“箕踞”,是不雅和无礼的表现。


  孟子就差点儿因为坐姿的问题而和老婆离婚。《韩诗外传》记载:一次孟子回家,开门发现老婆“箕踞”地坐在屋里,孟子很生气,提出要离婚。孟子母亲得知后,批评孟子进门前应该先打招呼,喊一声“老婆我回来了”之类的话,孟子不声不响地进屋,是自己无礼在先,而不是妻子无礼。幸好有长辈及时地规劝,最终才避免离婚的悲剧。从此事可知,古人对坐姿非常在乎。


  古人为什么这么注重坐姿呢?


  根据近代学者尚秉和的考证,先秦时没有遮蔽下体的“合裆裤”,大家穿的都是开档的裤裙,“箕踞”很容易走光,只有正襟跪坐才能让裙摆遮住下体。而正襟跪坐时,身体行动不便,吃饭时只能够到眼前的饭菜,所以一人一桌。


  古人是什么时候改变坐姿呢?


  南北朝时期,受胡人的影响,国人的坐姿发生了变化。胡人生活在草原,蚊虫遍地,如果跪坐地上满屁股都会是包。那胡人坐在哪儿呢?坐在马扎上,称为胡床、胡椅,传入中原后演化为椅子。另外,胡人日常骑马必须穿合裆裤。这种合裆裤在中原流行开来后,人们就不必正襟跪坐防走光了。随着椅子和合裆裤的流行,国人保持了上千年的坐姿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正襟跪坐,演变为垂足而坐——屁股坐在椅子上,双腿下垂着地。这种坐姿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非常舒服,很快就流行开来。然而在当时,坐姿的变化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在南朝的刘宋时期,就曾爆发过一场士大夫维护跪坐、反对僧人“踞坐而食”的斗争。保守派反对这种不合礼制的“踞坐”,将该问题上升到捍卫传统文化的政治高度。但是,在人类追求舒适生活的愿望面前,再强硬的传统文化也会遭到无情的抛弃。


唐墓壁画《宴饮图》


  古人是何时同桌吃饭呢?


  随着坐姿的变化推动了餐制的变化,大家垂足而坐,行动就方便了,没必要一人一桌了。唐朝时,中国人从分餐制过渡到合餐制。


  在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宴饮图》中,人们已经围坐一桌吃饭了,坐姿各异。壁画中的椅子是长形的,有点像长条凳,但明显要矮许多,还保留了秦汉时期榻的特点。大家盘腿坐在长形凳上,也有单腿下垂的,看起来舒适惬意。


  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有一人一桌的,也有几人一桌的。坐姿也各不相同,有的垂足落地坐在椅子上,有的在床榻上盘腿而坐。这个时期不同的坐姿和餐制混合,说明当时仍处于从分餐制向合餐制过渡的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到了宋朝,桌椅高度和今天已相差无几。中国人彻底告别了跪坐时代和分餐制,完全进入了合餐制。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吃饭情景已经和今人别无二致。直到今天,围着一个大桌吃饭依旧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从分餐制到合餐制,伴随的是古代家具、坐姿、观念的变化,也是胡汉文化的融合,最终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和”“同”观念。


 

本文标题: 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18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