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饮食文化:分餐与合餐是如何演化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1-14 11:47:29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自打新冠疫情的爆发,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等倡议提上日程。我国分餐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我们从何时开始采用合餐制?饮食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自打新冠疫情的爆发,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等倡议提上日程。我国分餐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我们从何时开始采用合餐制?饮食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一:古代阶级制度的严苛,分餐是制度的约束


  商周秦汉时期,从壁画还是文献中,我们都能看到古代人讲究分餐的排场。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



  在古代出现这种用餐制度,与严苛的封建礼仪和阶级制度有一定关系。封建王朝君臣宴乐之时,按照不同等级、身份配置不同的餐具以及餐食。而且,不同等级或身份的人不能同桌共食,分餐制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衍生的。


  先秦时期,儒家提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家庭中的老者需要比年轻人和小孩吃得好,而作为君主则按照制度规定,所享用的美食也要比大臣更加丰富和美味。


  二:饮食文化逐渐丰富,逐渐形成合餐


  到了唐朝时期国力逐渐强盛,可以烹饪的食材和调料也变多了,加上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结合,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有限,所以基本上采用合餐制,而这种用餐文化或者习俗也传入了唐朝。但这种合餐制的风俗仅限于普通人家,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或者王公贵族,依然实行分餐制。


  到了宋朝,市井文化的发展,彻底带动了合餐制,不同于唐代,宋代都城废除了坊市分割,开封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敞开型的城市,热闹的夜市有时持续通宵。无论贵胄还是平民,都能各得所需。翻开众多中国饮食文化史,往往把两宋300多年看作是形塑中国味道的转折时代:口味形态接近近代饮食面貌,政权南迁带来南北饮食交流融合,民间饮食热情高涨,各大菜系也是在宋代渐渐有了雏形。



  从分餐到合餐的发展,与人口的生长和生产力的发展脱不开关系,中国人口在宋代大幅度增长,从3000万翻了两番首次破亿。


  在宋代,粮产量稳定而充足,北方多食麦。南方多食稻,宋代北方小麦生产消费远超小米,以小麦为特征的中国面食体系基本成形,以馒头、包子、饺子、面条、饼为代表的五大品类传承至今。从宋代的食谱史料来看,这一时期的烹饪技法变化多端,仅从菜肴名称观之,就有炸、炒、炙、煮、蒸、烤、煎、煨、熬、烧、焐、焙、撺、拌、泡、涮等二三十种,现代烹饪的不少用语从宋代开始出现。现在中国人烹饪中最常见的炒,其大肆兴盛也始于宋代。


  三:一筷一勺见文明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分餐制所表现的尊卑关系越来越淡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至今,形成一种以合餐制为主流、兼容分餐制的包容文化。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于饮食的执念特别深,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种或者多种相对应的美食,比如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中国人也喜欢用吃饭来表达感情,好久不见吃个饭,表示感谢吃个饭,逢年过节吃个饭,饮食文化,将人的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环环相连。,人们已经习惯通过“共食”的仪式加深感情。但人们习惯的“共食”与分餐制并不绝对矛盾,我们可以用“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共食”。这在疫情期间,更是值得推广的用餐方式。


 

本文标题: 浅谈古代饮食文化:分餐与合餐是如何演化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09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