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 走向世界 | 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熠熠生辉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0-14 11:04:56  来源:国家文物局
核心提示:5000多年,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一脉相承;5000多年中华民族风雨兼程,依旧生生不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文物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新时代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光荣使命,在考古事业的春天里砥砺奋进,让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熠熠生辉。



考古中国 走向世界


  5000多年,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一脉相承;5000多年中华民族风雨兼程,依旧生生不息。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令考古人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考古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凸显了考古学的重要性,肯定了几代考古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工作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陈星灿,回忆起在集体学习时讲解的场景,激动地说道。


  仲秋时节,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多支考古队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在中国海洋文化考古和海洋环境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确认了宫城内最大宫殿建筑,进一步提升了陶寺都邑的性质与内涵,对推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进一步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分层化的总体趋势;陕西石峁遗址发掘又取得新进展,填补了石峁文化研究的空白……这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过一铲铲发掘,一步步研究,不断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的信息。


  “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推进的重大考古研究项目,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建立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解释何以中国、何为中国等重大学术问题。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的要求,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从历史发展逻辑、学科发展的逻辑,用唯物史观来总结和认识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和内涵,认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认真学习、系统思考考古学的成就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同时,做好各项发掘、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加强考古能力和学科建设,坚定文化自信。”陈星灿表示。


  近年来,中外联合考古工作进展顺利,成果丰富。合作项目不仅成为增进各国人民互信的文化亮点,也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文明魅力、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借鉴,及对世界文明进程深刻影响。



融入大局 滋养社会


  考古是人民的事业,只有融入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考古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考古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填补了秦汉以来湖南历史的大片空白,也重建了夏商周时期湖南历史的基本框架,史前湖南与史前中国其他地区一道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因。


  近年来,湖南参与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扎根田野、耕耘历史的深处,一个距今5000多年前,大约和良渚文明同时代的屈家岭—石家河文明正鲜活地呈现出来。


  “湖南考古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积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努力做好大遗址考古工作,积极推进澧县城头山、长沙铜官窑、永顺老司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考古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说。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郭京宁表示,我们将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探索做好首都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考古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释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首都文博中心工作中,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交出北京答卷。


  近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下,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众考古科普活动,努力让考古这种小众知识转化为大众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体会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意义、职业担当和责任使命。今后,我们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落实到工作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研究室主任曹龙说。


接续奋斗 未来可期


  考古人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探寻历史的谜底,通过科学的手段探赜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去年7月,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世界由此重新认识一个远古中国。80多年间,四代考古人用孜孜不倦的探索,展开了良渚古城遗址早期文明古国的完整画卷。良渚考古人,是中国考古人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表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了,但良渚的发掘、研究、保护、传承并不会停止。我们会继续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设立良渚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参考国内国际的成功经验,每年有计划地适度开放良渚古城的勘探、考古和研究、保护工作,也会与国际知名团队开展合作,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与良渚遗址地位相称的合作研究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国考古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并建立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平台。”


  在良渚古城遗址系统的、持续的考古工作中,每年都持续300天以上,考古工作人员也从原先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二十多人,包括10多名研究人员和10多名专业技工。年轻的80后90后们是第四代良渚考古人,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良渚的故事。



考古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在现代考古学刚刚传入中国之初,北京大学便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大成立中国高校中第一个考古学专业。苏秉琦、宿白、邹衡、吕遵谔、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这些闪耀的名字,让北大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名副其实的摇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雷兴山表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根本遵循,继续积极开展“立德树人”工程、“凝心铸魂”工程、“北大书系”工程、“中华文明文物基因库”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教学能力提升,推进一系列重大学术课题,延续和弘扬中华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作出北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感到无比振奋,也让我们对学科未来发展有了更充足地自信和底气,我们要在前辈们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吴琪瑶说。


  “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古人殚精竭虑、艰苦奋斗,创建了具有坚实基础、富有深厚底蕴的中国考古学,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世界考古学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正在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考古实习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师生们表示,将积极投身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事业之中,做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近三十年来,西北大学考古学构建形成了以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及文化遗产管理“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践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进行考古学的整体研究,更加注重致力于建立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表示。

 
标签: 考古工作

本文标题: 考古中国 走向世界 | 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熠熠生辉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62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