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里的中式庭院,古人真的太会生活了!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11-23 13:52:5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大抵是因为家必须有庭院,才有了“家”与“庭”的结合。“院合宁,家合兴”更是深刻到骨子里的居家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大抵是因为家必须有庭院,才有了“家”与“庭”的结合。“院合宁,家合兴”更是深刻到骨子里的居家情结。


  在3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会给自己造庭院了,他们在院子的四周盖房子,中间空出来做庭院,这也是最早的四合院的雏形。



  这种独特的庭院情结,已经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了。郑板桥曾云:


  吾毕生之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俱见烟水平桥。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国画里古人的庭院,去感受一下那遥远又熟悉的诗情画意。



  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觉得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倒不如是:我有一座院子,面朝荷塘,夏暖花开。


  这种愿景更符合小院的调性,也更容易实现些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院子里怎能没有芭蕉。墙角窗前,假山之畔,几株芭蕉青翠欲滴,亭亭玉立,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给人带去清凉。到了雨天,还可以学学古人,在窗前听雨打芭蕉,也是一桩赏心乐事。


  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是古人最爱的庭院植物之一。而竹可以说是最不需要打理的一种了,一年四季皆可观赏,竹影婆娑,郁郁葱葱,好不可爱!


  两杆翠竹拂云长,几叶幽兰带露香。好手移来窗户里,不许千里望沅湘。



  ——刘跃《题沅湘兰竹图》


  绿树红花,假山顽石,一方庭院就是一片精神乐土。野外的自然虽然广袤却是一个开放空间,危险和打扰并存。


  自家的小院,就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自然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饮酒品茗,注天地于一壶,养花栽木,将天地浓缩于眼前,远离城市的喧嚣,给自己留一片清静的之地。闲时望月,无事对禅。


  合围的院墙,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也是注重隐私,保护家人的一道屏障,是“凝风聚水”的风水意识。墙内和墙外隔出了两个世界。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一首《蝶恋花·春景》道尽了那种迤逦缱思,多么美好!


  古时候的女性,一般不可抛头露面,所以庭院就成了她们日常的娱乐嬉戏的活动场所。


  这种情形在明代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里就有非常详尽的描绘。画家给里面的女孩子们安排了各种文人式的休闲活动:包括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等。不仅描绘了宛如仙境般的宫廷内院的景象,也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



  春有牡丹繁华,夏有风荷初秀,秋有霜菊东篱,冬有寒梅疏影。生活于此的人,与院子相互滋养,与万物彼此温存。


  一方院落,是流转的时序与颜色,它记录了自然之美,一方院落是不变的诗意与烟火,它留下了精神之养。


 
标签: 中式庭院

本文标题: 国画里的中式庭院,古人真的太会生活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11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