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私家园林有什么文人化特征?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3-28 13:58:45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在古代,中国园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另一种是小巧别致的私家园林。宋代是各类艺术文化都很繁荣的时期。宋代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合的作用,宋代是私家园林文人化发展的开端。

  园林作为一种特定的自然景物,运用工程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主观创作而形成的符合大众审美的自然环境,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园林的花草布置,景观建设、道路铺设以及建筑营造等工程表现方式,深受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影响。在中国的传统园林景观建设上,“礼乐”思想对园林的景观建设影响很深。


  在古代,中国的园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另一种是小巧别致的私家园林。宋代是各类艺术文化都很繁荣的时期。宋代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合的作用,宋代是私家园林文人化发展的开端。



  一、宋代私家园林的发展概述


  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繁荣昌盛,在文化、科技方面都有着颇多的建树。在私家园林的营造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进步,中国的古典园林诞生较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园林早期的雏形,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宋朝时期造园技术达到顶峰,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园林的营造奠定了基础,宋朝的园林营造,继承了前朝造园艺术,同时宋朝的园林建设思想也对后世的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文人社会地位提高——宋代园林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


  文人化是两宋文化发展的特点,宋朝时期社会思想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读书风气盛行,社会中知识分子数量明显增加,科举制度得到传承与完善,科举入仕使得朝中涌现出一大批文官,私家园林的建设在古代中国往往都是一些贵族所拥有的。那么宋代出现的这一大批文人士大夫对宋代私家园林的文人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朝时期科举选出的文人士大夫,虽然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它还是不同于一般的皇亲贵族,科举选出的官员没有皇亲贵族的世袭地位,因此,这些文官在朝中进事之时也有着对后期罢官后退路的考虑。罢官后全身而退,隐居山水似乎成了这些文官的共识,修园墅业几乎成了所有在职官员的爱好,因此,造成了宋朝时期的私家园林数量暴增。


  2.宋代私家园林的艺术特点——意境的营造


  宋朝时期的私家园林,在山水,花木布局上无不体现着宋代文人的思想状态与文化审美,在《洛阳名园记》中记载:“南渡通津桥,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走荫樾亭,赏幽台,抵重波轩……亭台花木,皆出其目营心匠,故逶迤横直皆曲有奥思。”从文中记载可以看出,此时的宋代私家园林,文人的思想与审美,深刻影响着私家园林营造时的设计方法,这种园林的营造技术不仅考察了园林工匠的技术水准,更体现出园林营造者的造园经验。宋代私家园林的文人化表现是更加注重园林的意境营造。



  二、宋代社会文人化


  1.宋代文人,引领社会潮流的精神领袖


  如果要说哪些因素对宋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宋代的文人士大夫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文化群体。经过隋唐的文化兴盛与文化交融,宋代的社会文化表现的更加灿烂。宋朝社会追求文化,与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宋代文人的社会得到提高,文人的思想才学影响着社会的文化风向,因为宋朝理学的兴起,宋代文人的审美情感提炼到了极致的纯净,宋代文人不再是外在物象的气势磅礴,它所追求的是对心灵和人生的谨慎细腻的品位。


  2.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点


  宋代的文人思想具有追求平淡,顺应禅意,随心所欲的意气特点。宋代文人追求平淡的艺术特质是指对自然平淡的营造,追求一种平淡美,“做事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苏东坡的一种人生境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于自然的追求,宋代大诗人欧阳修在做文章上极为推崇:“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尔”。


  另外,宋代文人所追求的禅意主要表现在对待世俗社会与高雅内心的辩证思想上,这种禅意思想,打破了原有的固化思维,雅与俗的辨别不在客观的事物之上,而更加强调的在于看物者本人的雅俗思想,“凡物皆有客观,皆有可乐”。


  宋代随心所欲的意气思想以宋代的书画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宋代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苏东坡在解释“士人画”中说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三、宋代私家园林的文人化特征


  宋代文人讲究的,追求平淡,顺应禅意,随心所欲的意气艺术思想,也成为了这些文人士大夫建设私家园林的指导思想。这种私家园林寄托了宋代文人在官场能全身而退后归隐山水的思想,


  私家园林的营造上也尽显了文人的这种生活艺术。


  1.宋代私家园林,文人思想与身心的花园


  宋代的私家园林,在营造艺术上讲究自然之趣,这种追求自然趣味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造园内部景色的刻画,要求亲近自然,顺势而为;另一方面是,在造园的选址和设计上要与园子周围的景色相协调,达到园林内外景物一致,仿佛浑然天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宋代园林建造书籍《园冶》中所记载的,说的是园林虽然由人来设计,但最高的造园艺术是要求看不出是人为故意做的。这种造园艺术,对后世造园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邙山之麓……开轩窗其前,以临水上……凡登览倘详,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这句话出自《洛阳名园记》,它所代表的是另一种造园思想——园林内外浑然一体。这种园林的营造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原有的地貌顺势而为,自然与人为相协调,如此这般,皆是因为宋代私家园林文人化思想所影响下的造园艺术的升级。



  2.雅俗观念下,文人化的私家园林


  宋代私家园林的建设风格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雅俗观念,宋代文人的雅俗观念,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在,辨别事物的高雅上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出自观察事物人的思想上。在这种文化思想影响下,宋代的私家园林,在植物造境上多采用竹子作为主要配置。


  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在宋朝的这种审美观念上有着更广大的爱好群体。在宋朝这种充满“禅”意的审美观念下,宋代园林出现了很多的寺庙园林和面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园林,竹子成了这些园林植物中的代表。在园林栽植中十分普遍,《浅析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在归纳宋代园林特点中写到:“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竹子这种植物的品行在方寸之间触发观察者对生活的感悟,参悟更高的人生内涵,园林景物禅意化是宋代文人化下的私家园林营造的又一创新。


  3.文人化的私家园林,人生的感悟与寄托


  宋代文人的“意”像,原本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写诗作画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更多的景色。园内的奇花异石,亭台楼阁,画桥水榭等景物的布置,都在有限的空间上尽力表现出无尽的景物,展现出无尽的韵味和意境。宋代私家园林是寄托着文人的情怀,园林的建造上也尽力贴合文人的思想,使身处园林间的人们,伴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感悟。


  四、宋代私家园林文人化有何影响


  宋代文人阶层大兴建设私家园林,使得古典园林建设在两宋时期达到顶峰。宋代私家园林在古典园林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我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阶段。


  “园囿之兴废,洛阳兴废之候也。”私家园林的兴旺提现了国家的兴盛,宋代私人园林的繁荣也提现了宋代经济的繁盛。宋代文人化下的私家园林展现了园林艺术的高峰,为后世明清的园林建造艺术打下了基础。


  宋代文人画下的私家园林,留下了大量的可供后世考察的实体园林,同时园林建造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植物配置,文字绘画,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宋代成书的《园冶》《长物制》成为园林理论著作的代表,宋代兴起的文人小景画风和园林中留下的书法作品成为文化界的宝贵财富。


  五、总结


  宋代私家园林的文人化促进了园林造景手法的发展,园林设计者在遵循这种文人思想指导下创作了许多惊世的作品,宋朝时期的园林虽然留于现世的不多,但其思想和名声还是很广泛的,沧浪亭就是很好的代表。宋代私家园林的建设受到文人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园林的营造,也影响了文人对生活的感悟,文人的这种平淡的,追求神似意向的思想难道不也是从客观的景物中所感悟到的么。总之,宋代的文人化下的私家园林是值得我们细细品位的。


 

本文标题: 宋代私家园林有什么文人化特征?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18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