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常”养生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09 11:30:15  来源:悦读中医
核心提示:在我国古代皇帝中,乾隆寿高89岁,寿长位居中国封建皇帝首位。我们总觉得压力太大,身心俱疲。

  在我国古代皇帝中,乾隆寿高89岁,寿长位居中国封建皇帝首位。我们总觉得压力太大,身心俱疲。可是,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再忙、再累,压力再大,能忙过执政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吗?乾隆根据自身的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十常”养生法的操作。


  “十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



齿常叩——牙好,身体就好


  每日叩齿是坚牙固齿的好方法,大医孙思邈说:“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叩齿,由来已久,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可做,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叩齿方法


  口唇轻闭,有节奏地叩击上、下齿,先叩两侧大牙36次,再叩门牙36次,每日2~4遍。力度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津常咽——“活”字即是千口水


  口水就是唾液,这看似寻常的口腔分泌物,古代养生家们均非常重视,赋予它“琼浆玉泉”“金津玉液”“华地之水”等甘霖美名。


  唾液的取法


  舌尖轻抵上腭,保持“儿”音,舌根下会涌出唾液;或者口腔闭合做吮吸状,口腔内也会有唾液涌出,涌出的唾液要缓缓地分若干口咽下。唾液还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态,如果津液很快产生,较稠,略甜,则说明身体健康;如果津液很难产生,略带苦味,则说明体内津液不足,或者有火。



耳常弹——健耳养肾又养心


  在中医看来,五脏在头部各有一个通道与天地相沟通。通过这五窍的状态可以了解脏腑的功能情况,对外在孔窍的保养,也会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故弹、搓耳朵可以养肾。


  弹耳朵的方法


  双手搓热,以大鱼际由后向前发力,有节奏地轻弹耳郭。这种方法可以随时操作,次数不限。


  搓耳朵的方法


  搓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之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双手拇指及食指弯曲后,由上至下搓耳,至耳朵红热为宜。搓耳时可冥想自己正在进行全身按摩,不知不觉中身体就会有温热的感觉。


  鸣天鼓的方法


  双手掩耳,以食指压在中指上,用食指滑弹后脑部,每次滑弹36下。这种方法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并防治头晕耳鸣。鸣天鼓时,声音洪亮说明肾气充足,反之则表明肾气虚弱。


鼻常揉——照顾肠道、呼吸道


  鼻子两侧是大肠经的止点和胃经的起点,大肠经终止于“迎香穴”,这个穴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鼻塞、不闻香臭可以点揉此穴,有暂时缓解的作用。大肠经在此相接于胃经,故刺激鼻旁对消化道也有益处。


  揉鼻子的方法


  用双手食指指腹沿鼻翼由上至下揉搓至迎香穴,在迎香穴点揉3~5下,用力适中,以鼻翼发热为宜。也可以用食指指腹上下往复轻轻推搓,以发热为宜。


  注:鼻塞严重、难受时,可以用食指指甲爪切鼻尖10~30秒,鼻塞可立即缓解,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彻底解决还需要请中医师辨证诊治为宜。



睛常转——转眼缓解视疲劳


  现代办公离不开电脑,持续盯住电脑屏幕,极易出现眼睛干涩、红肿等视疲劳现象。


  转眼球的方法


  正视前方,头正直,目微闭,按圆形轨道转眼球,速度要极慢,右、下、左、上,转眼球的要领在于只动眼,不动头。顺时针转完25次后,再逆时针左、下、右、上旋转25次。转完之后,如果感到后颈发酸,可以按摩颈部的肌肉并点揉“风池穴”,酸痛感即会消失,而这时你会感觉眼部变得异常轻松。每天可以转2~3次,坚持就会有效。


  热敷眼睛的方法


  我的外祖父生前每天都要热敷双眼,80多岁时,老人家还照常读书看报。此法很简单:迅速将双手搓热,越热越好,眼睛微闭,以掌根部位敷在眼部,当手掌热度消耗殆尽后取下,再重复做下一次。每组做8次,每天可做2~3组,以晨起、睡前操作最佳。


面常搓——动手留住姣好容颜


  勤搓面可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皮下细胞的新陈代谢,我们应该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


  搓面的方法


  双手反复快速搓热,置于鼻子两侧,由下至上轻轻抚触至额头,再向下抚触脸颊,手掌热度下降后,再搓热并重复上述动作。搓面的力度要轻柔,以面部微发热、红润为度。


  颜面是脏腑的镜子


  颧骨、额头、两颊、上唇是足阳明胃经的领地,鼻子两侧、下唇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领地。阳明经差不多覆盖了我们整个脸,胃肠功能不好,脸色就会不好看。头部的侧面,包括耳朵、耳前区域是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的领地,多数人40多岁鬓角出现白发,这就告诉你少阳之气开始虚弱了。


足常摩——人老先老脚


  按照足部全息反射理论,足底分布有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的反射区,通过对足底反射区的探查刺激,可以了解、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通过保养脚部,既可以探查身体的隐患,又可以调理脏腑的功能。


  擦“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每日泡脚后,以手掌外侧的小鱼际往复轻擦“涌泉穴”,每侧5分钟,以产生温热感为宜。


  捏揉跟腱


  跟腱两侧循行着肾经和膀胱经,此二经在跟腱部位有几个堵塞点,每日泡脚后,可由下至上捏至腿肚跟腱隐没处,捏揉时间为每侧5分钟,手法与清除心经“蝴蝶袖”类似,用拇、食指点住一处,捻揉3下,再依次向上。


  初次捏揉要有心理准备,跟腱在下面(大钟穴、昆仑穴)的起点处会很痛,上面较酸,坚持数日,酸痛感可消失,跟腱会变软而有弹性。


腹常旋——以通为补


  腹部包含了中焦、下焦两个部分,众多器官包含在其中。任脉、带脉、冲脉、肾经、胃经、肝经、脾经等经络在腹部经过。保持腹部的气血运行正常,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摩腹的方法


  单掌绕脐摩腹,上至心窝,下到耻骨,力量越轻越好,掌与肌肤似触非触的效果最佳,缓慢旋转,顺、逆时针各摩36圈(平补平泻)。正常情况下,旋摩一会儿,腹部会微微有汗。初次摩腹后,可能会有腹泻的情况,此为肠道垃圾排出的正常现象。


  推腹的方法


  双手重叠,以大鱼际微用力沿任脉(正中线)、胃经(正中线旁开3指宽)、脾经(正中线旁开6指宽)5条线,由上至下轻推,每条线推5遍。初次推腹时,推的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包块,说明有瘀滞,在疼痛、包块处用食、中指点按,每日坚持疏理,慢慢地便可疏通。


肢常伸——养筋骨,调元气


  上肢平举拉伸


  此法可舒缓肩背肌肉的紧张,促进上肢的经络疏通。取正坐位或站立,双臂平举与肩平,再将平举的双手立起来,坚持5秒,放下手臂,重复以上动作,1次为1组,每日做3~5组。办公室人员可以在工作间隙活动颈部肌群,以预防颈椎疾患的发生;对于有颈部疾患的朋友亦可作为康复之用。


  直腿抬高运动


  直腿抬高是锻炼股四头肌的重要运动,常用于膝关节术后和因为下肢疾病导致股四头肌(即大腿前方肌肉群)萎缩者的恢复。


  动作要领:将大腿、小腿都完全伸直,下肢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约25厘米处(30°),在这个姿势上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如此为一个标准动作。每次锻炼至少要做这样的动作20~50个,每天最少做4组这样的练习动作。


肛常提——盆腔内的自我按摩


  提肛,古称“撮谷道”,是传统的养生之术。“谷道”即肛门,古人将肛门称之为“五谷残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门收缩上提之法。


  “撮谷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具体方法是:缓缓吸气的同时提肛,连同会阴一起上升(忍大便状),停留10秒钟,呼气时轻轻放松,反复操作5分钟,以小腹部产生温热感为宜,每日3次。


  “撮谷道”好似给盆腔做按摩,这种养生方法在使盆腔肌肉得到锻炼的同时,可以防治痔疮、肛裂、脱肛、便秘等。此外,坚持“撮谷道”对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阳痿、早泄,女性的盆腔炎、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统疾患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本文标题: 古代“十常”养生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61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