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花木栽植的三种配置方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9-15 10:05:47
核心提示:  在漫长的中国古典园林建设史上,形成了园林植物配置自成体系的类型和方法,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
  在漫长的中国古典园林建设史上,形成了园林植物配置自成体系的类型和方法,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另外,也有集中的种植某种具有特色的植物成为专类园的做法,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等。

  古典园林的花木栽植是我国造园艺术的一份宝贵财富,它较好的处理了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园路之间的关系,把花木与建筑,假山等硬质造园素材互相穿插,渗透,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取得了很好的观赏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花木栽植的三种配置方式如下:

  1、花木与山石的配置

  花木与山石的配置,也是古典园林中的花木配置的精彩部分之一。古典园林中的假山常分为土山,“土包石”假山和“石包土”假山。

  土山是指完全以自然土壤堆成的假山,“土包石”假山则是以山石为主体,外部堆积较厚的土壤,土山或“土包石”假山以土壤为主体,它们的花木配置多采取复层混交方式,旨在形成类似于山林的植物景观,如苏州拙政园东部的“放眼亭”土山,中部山岛等;“石包土”假山,是指有驳岸或挡土墙的假山,在靠驳岸或挡土墙一边,为显示假山的陡峭峻拔,常栽植枝干虬曲的花木,或将花木修剪成半悬崖形,使枝条斜出假山以外,以与假山相呼应,如苏州留园,狮子林假山的花木配置。

  石山土较少,怪石嶙峋,多数情况是在石山上留好植穴,选择造型优美的松、柏、黄杨、紫薇、梅花、南天竹等,在配置时不使之过分浓密,仿佛从石缝中长出,达到一种宛自天成的效果。如怡园的“螺髻亭”峭壁、耦园东部黄石峭壁、环秀山庄的悬崖峭壁等。

  2、花木与水体的配置

  花木与水体的配置在古典园林中也非常受重视,其设计往往独具匠心。古典园林水池边通常是假山驳岸或者条石驳岸,植物配置通常在驳岸内种植一些不阻挡视线的花木,如迎春、探春等垂挂于驳岸上,或在假山石上攀爬地锦、薜荔、络石等藤本植物,使假山驳岸更显古朴。另外还可以在岸边种植碧桃、梅花、玉兰、松树、垂柳、朴树等花木,使枝条伸向水面,形成柔条拂水,相映成趣的画面。

  水池是园林中最活跃的题材,欣赏倒影是游园的重要内容,水中的早霞、秋月、峰光、塔影给人以美的感受。例如在苏州拙政园的中部湖面,荷花伫立在湖中,突出了主题,又特意留出清澈明净的池水,以观优美、生动的倒影,这就是水生园林植物配置较为成功的实例。对于较小的水面如网师园的“水院”和留园的“浣云沼”中的水池,则选用花、叶较小且贴近水面的睡莲种植于池中合适的地方,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花木与建筑的配置

  古典园林的独特建筑布局,一般都会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前庭,后院,天井等空间,在造园时经常采用墙隅种植或构建树石小品等形式,与形态各异的漏窗,洞门相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画面和框景效果,使不同的园林空间之间的衔接充满趣味性。

  例如,苏州园林入口处,用树石小品等形成生动活泼的场景,点缀了由建筑和围墙围城的大小与明暗不同的庭院,天井,加强了入口的“抑景”效果和连续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在古典园林建筑中,由洞门等形成框景的实例有很多,例如拙政园内由“枇杷园”洞门透视“雪香云蔚亭”一带山景,是一副极好的折扇画。

  在古典园林中,由漏窗形成的框景以留园和网师园最为突出。留园的“楫峰轩”的北天井用竹石做墙隅配置,通过漏窗形成一幅画面。

  在配置古典园林中的花木时,从景观的艺术构成出发既要讲究“景因境异”,也要考虑到园址的环境,地形,阴阳向背和各种花草树木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形态特征。例如线条,姿态,体型,色彩,香味等特点,并以不整形,不对称,不成行列的自然式配置为主要方式,使之各得其所。另外,古典园林的花木栽植非常讲究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乔木,灌木与地被相配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配合,利用树木的大小,枝叶的茂密,亮度的明暗,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等构成变化多样的景色,形成自然山林的主题。(文/园林小护)
 

本文标题: 中国古典园林花木栽植的三种配置方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99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