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类
排序
 
  • 北大寺院建筑历史文化研修班
    北大寺院建筑历史文化研修班
    • 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是新时代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佛教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寺院数量众多,一座座寺院,也是一座座“宗教博物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13:39  关注量:7740
  • 考古人许宏:在思辨和推理中迫近历史真相
    考古人许宏:在思辨和推理中迫近历史真相
    • 考古人许宏,他是默默探赜索隐二十载的考古队长,也是在微博有100余万粉丝的“学术网红”。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10:47  关注量:7731
  • 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古代铜器鉴赏研修班
    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古代铜器鉴赏研修班
    • 为普及中国古代铜器文物知识,提升博物馆人员的业务能力,助力文博人才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古代铜器研究成果、鉴赏经验交流,中国文物报社拟于2025年5月27日至5月29日举办2025年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中国古代铜器鉴赏研修班。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14:38  关注量:19893
  • 贺云翱:考古学是研究“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科学
    贺云翱:考古学是研究“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科学
    • 地球上的存在物大体可分为“自然”和“文化”两类。“自然存在物”若以地球本身的诞生为起点,大约是45亿年;若以地球生物的诞生为起点,大约是34亿年。人类创造的“文化存在物”若以考古学家已经发现的石器文化为证,不过才320万年左右。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10:35  关注量:23463
  • 金永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
    金永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
    • “乌铜走银”工艺品纹饰丰富多样,尽显古色古香之韵味。在云南昆明市官渡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金永才正在打制工艺品。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11:18  关注量:9479
  • 王晨阳: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如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王晨阳: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如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日前接受独家专访,讲述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如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10:34  关注量:14958
  • 贺云翱:见人见物见生活,江苏非遗焕新彩
    贺云翱:见人见物见生活,江苏非遗焕新彩
    • 江苏大地上,从时光深处缓缓走来的古老非遗,正绽放新生。本报专访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4:18  关注量:23574
  • 朱少燕:一针一线绣出传统技艺的绚彩华章
    朱少燕:一针一线绣出传统技艺的绚彩华章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诸多古老手艺如繁星闪烁,隐匿在岁月深处,等待重焕生机,壮族的麽乜技艺便是其中之一。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沉的民族情感,幸而有朱少燕这样背起希望的传承者,倾尽全力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的光彩。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9  关注量:24406
  • 贺云翱:对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思考
    贺云翱:对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思考
    •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学术概念,基本上都是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诞生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我们现在当然希望它能够变成一个学科体系。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13:42  关注量:19938
  • 姚建萍: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姚建萍: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观看苏绣制作后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您作为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请结合从事苏绣艺术创作的经…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13:56  关注量:19397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244   245   下一页»   共2448条/245页 
 
最新头条推荐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