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龙:历史考古研究,探幽发微,理乱钩沉!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06 15:11:53  来源:本溪地域文化
核心提示:梁志龙,本溪博物馆研究馆员,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高句丽与辽东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探幽发微,理乱钩沉。

  梁志龙,本溪博物馆研究馆员,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高句丽与辽东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探幽发微,理乱钩沉。


  本溪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的庙后山文化,青铜时代的马城子文化,汉唐时期的高句丽文化和建州女真的清前史文化,在史学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有幸的是梁志龙都亲自参加了这些重大考古发掘工作,为“本溪考古特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将庙后山文化向前推进10万年


  庙后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址,1979年首次发掘时,考古学泰斗贾兰坡先生曾两次亲临庙后山考古现场指导工作,共发现了4件人类化石和76种哺乳动物化石。


  1982年北京大学根据铀系法测定为40万年,被命名为旧石器时代庙后山文化。遗憾的是梁志龙当时还是本钢工人,没有机会参加首次发掘工作,庆幸的是到了2006年便加入到第二次发掘团队,时隔整整27年。


  这次不仅弥补了以前的工作缺憾,而且,研究成果在考古界引起了震撼。一是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棕熊骨骼等动物化石;二是经南京大学利用碳酸盐铀系测年法重新测定为50万年,将庙后山文化向前推进了10万年,成为了与北京周口店遗址同一时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三是他亲自撰写的报告,经国家文物局推荐,国务院批准确定庙后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他又帮助本溪县政府制定保护规划,争取国家投资2000多万元,一个国家级的古人类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


  他考古发掘10年确定马城子文化


  1983年6月,29岁的梁志龙与省考古研究所的李恭笃、高美璇研究员,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观音阁水库建设,在88平方公里的淹没区进行考古调查时,接到马城子村修路的村民报告,在山洞中发现了大量人骨和陶器,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


  野外考古十分艰苦,1-2个月才能回一趟家,多数时间住在远离村屯的帐篷里,没电灯,没电视,只有电筒蜡烛和半导体收音机相伴。白天发掘,一身泥土;晚上整理,一片孤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工作单调,生活枯燥。夏天鼠蛇惊扰,秋天蚊虫叮咬,加之寂寞,让人难以忍受。然而,他硬是挺了下来。


  与省、市、县同行一起完成了7个洞穴,145座墓葬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1523件。其中玉斧、直腹罐等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同时还参与出版了100万字的《马城子—太子河上游青铜墓葬遗存》学术专著,其“南有悬棺,北有穴葬”的观点得到了史学界的广泛认同,被称之为马城子文化。正是他们的艰苦工作,不仅抢救出大量文物,保护了本溪的历史文化遗产,并确保了观音阁水库建设如期竣工并提前蓄水。


  他破译出高句丽文化的历史信息


  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文化的发祥地,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意义重大。


  因此,从1986年开始首次发掘,梁志龙就以本溪考古队长的身份参加工作,后来又参加了1996-1999年、2003年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期间,还穿插了1990年的米仓沟将军墓、1994年的高丽墓子墓群、1996年的上古城子墓地、高俭地山城的考古发掘。


  20多年来,他的主要精力几乎全部用在高句丽文化的研究上,白天钉在工地上,一铲铲、一针针地剥土,一笔笔、一张张地描图;晚上躲在房间里,一件件、一帧帧登录,一片片、一块块地拼兑,从中破译出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独立发表了有关高句丽文化的论文20余篇,其中《高句丽名称考释》、《朱蒙考源》、《哥勿考辨》、《沸流杂考》等影响颇大,后结集成《沸流集—高句丽及辽东史地论稿》专著。


  1996年他提供的考古报告,经市政府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又将五女山城、将军墓、上古城子墓地、高俭地山城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上级指示,他与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全共同完成的120万字的《五女山城—1996-1999、2003年桓仁五女山城调查发掘报告》作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文件,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表彰梁志龙的突出贡献,辽宁省人民政府给他记二等功一次。随后,他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派到日本、韩国等地讲学,赢得了好评。


  他论证了本溪是清王朝的肇兴地


  本溪是清王朝的肇兴之地,要论证不能仅靠以文献论文献,应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考古资料,才能让人诚服。


  梁志龙与市内的各界专家一起查阅《李朝实录》、《辽海丛书》、《奉天通志》等历史文献,徒步勘察了浑江中游、富尔江、大雅河、六道河、苏子和、浑河、图们江流域,通过现场发现的21座房址,碾盘、碾砣等遗存,最终确定五女山南麓翁村,今桓仁镇刘家沟村的金银库沟就是建州女真建州卫的卫址。又参与编辑出版了《建州女真遗迹考察纪实》、《桓仁建州女真志》加以论证。


  2006年本溪市人民政府会同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在桓仁举办了“中国·建州女真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在会上作了《辽宁:第一个女真人村寨在翁村》的发言,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并编入《中国·建州女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国家清史工程委员会专家李治亭先生称:“本溪是女真族主要的活动源地,是大清朝崛起的源头。本溪前有庙后山的发现,后有清朝的兴起,历史是完整的;前有高句丽,后有满族,历史没有断条,可以找到它的发展脉络,找到一个完整的系列历史发展,这是本溪地区最大的历史财富。”


  与考古专家共同发掘赵甸遗址


  年满62岁的梁志龙退休了,而与文物考古事业的情结却远不能了结。他主编的《本溪文物精粹》、《本溪碑志》又相继出版发行,堪称本溪文物考古界的鸿篇巨制。


  于是,我写了一幅联语送给他,愿继续释发余晖,并与之共勉:稽古揆今,拼兑历史碎片;积健为雄,链接文化基因。


 
标签: 历史考古

本文标题: 梁志龙:历史考古研究,探幽发微,理乱钩沉!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5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