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八水——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二)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1-19 09:16:10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作者:史念海
核心提示:汉唐长安城外这样优良的生态环境,还应再加上当地土壤的肥沃。汉唐长安城位于黄土高原。

优良生态环境的人为运用


  汉唐长安城外这样优良的生态环境,还应再加上当地土壤的肥沃。汉唐长安城位于黄土高原。黄土疏松易于耕耘,早在撰写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篇》中即列黄土为全国土壤的上上等,也就是最好的土地。黄土为当地土壤的总称,还可细加区分。其中所含的物质,可能还有更多的差别,不过雨水充足,日照较长,都可获得很好的收成,成为富庶地区。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的人口就已相当众多,迄今其遗址已多有发现,甚至较现代村庄尤为稠密。周秦两代的先世能够肇兴,就是凭藉这里上田的优势,说得更远些,早在后稷之时,这里就已是“禾役穟穟,麻麦幪幪”。这两句话见于《诗·大雅·生民》篇,是周人称颂乃祖的盛绩。穟穟形容禾苗长得美好,幪幪形容麻麦长得茂盛,这都可以说明汉唐长安城附近的富庶,其来久矣。就是这样富庶地区吸引了刘邦来此建都。



《尚书·禹贡》书影


  前面曾征引过汉时人对于长安城外富庶的夸耀,称之为陆海,以比喻当地物产的繁多。此话出之于东方朔。东方朔首先提到汉长安城外的山,说“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这是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东方朔接着还说:“又有秔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价亩值一金”。东方朔的话是不错的。汉长安城外,当时只有白鹿原,这样广大的原,是可以发展农业的。唐长安城外的原是比较多些,如前所说,有些原与原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实际上还是相连在一片的。东方朔所说的汉长安城外的农田亩价一金,这是当时全国各地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就是后来魏晋时期还是如此,直到南北朝时江南太湖流域和其东南的沿海附近才能有这样高的农田价值。


  黄土高原的黄土能够显得肥沃,需要有充足的雨水。如前所说,汉唐时期降水是较多的,但也不免有雨水欠缺的年月,甚或干旱,发生灾荒。汉唐时期人们是会充分运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克服这样的困难的。引用水流灌溉农田,早在周秦两代就已经讲究实行。《诗·白华》篇所说的“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就是具体的例证。滮池在丰镐附近,池水虽可灌田,为数可能不会很大。周人还有以《甫田》为题的诗。诗中有句说:“黍稷稻梁,农夫之庆”。可见当时种稻是相当普遍的。种稻是离不开水的。应该说当时农田水利已是相当的发达。后来秦国开凿郑国渠,引泾水向东一直通到洛水,灌溉盐碱土地数万亩。这一项巨大的灌溉工程,一直受人称道。汉时以长安为都,依然能坐享其利。汉代接着不断开渠引水,成就更大。当时在郑国渠旁先后开凿六辅渠和白渠。还引渭水开凿成国渠、灵轵渠和蒙茏渠。成国渠自郿县(今陕西眉县)引水,直通到始平(今陕西兴平县)和咸阳(今陕西咸阳市)。汉长安城附近浐、霸、丰、镐、潏、涝诸水的引水渠道虽未见诸记载,但东方朔所说的陆海中农作物,首先提到的是秔稻。秔稻种的很多,显示当地的渠道不少。可能这些渠道都不是很长,所以不见于记载。显然可见,通过这些渠道的开凿,已经构成一个农田灌溉网,这个灌溉网西起眉县,东至新丰、高陵两县(今为临潼和高陵县)。北起泾阳(今泾阳县)之北,南至秦岭之下。汉长安城正位于这个农田灌溉网的中央。唐代承受汉代旧迹,使这个灌溉网继续发挥作用,并没有很多的减低。正是有了这样农田灌溉网,农业不断得到发展,汉唐长安城就不断显现富庶繁荣。



《陕西分界图》

吴学俨、李釜源、朱绍本等编撰《地图综要》

明末新安黄氏刻本


  然而更大的引水工程,却是汉唐两代的漕渠。漕渠引渭水东流,由汉唐长安城通到渭水下游和黄河,用来运输山东的漕粮。漕渠引谓水的地方,后来称为兴成堰,在今咸阳市西南。汉代在开漕渠之后,还在长安城西南,开凿昆明池。昆明池汇集丰、镐和潏水。昆明池水流出,会入漕渠,也可以说是对于漕渠水量的补充。其实没有昆明池,丰、镐和潏水,还是会流入漕渠的。漕渠由汉长安城南,流到城东,结合浐霸两水,循渭水之南向东流去。唐漕渠大体沿用汉漕渠的故道。迄今汉唐漕渠的故道尚多未湮没,


  汉唐两代不仅开凿漕渠,运输漕粮,而且引水入长安城中,供应城内用水,且用以美化城内环境。汉代引用的为潏水,唐代则在潏水之外,还引用浐水和义谷水。汉时潏水本是由长安城南,北流经长安城西,注入渭水。汉长安城筑成后,又在城西建筑建章宫,潏水实际上是穿过建章宫的。潏水虽经建章宫北流入于渭水,却有枝津绕城西城北,东北入于渭水。后来漕渠凿成,也就汇入漕渠,就在城墙之外还有一条王渠,绕城流去。引入城内的水道称为明渠。明渠由汉长安城西面最南的章城门之南流入城内,经未央宫内,再经长乐宫北,由城东面中间的清明门南流出城外,与绕城的王渠会合。未央宫有沧池,长乐宫内有酒池,都应是明渠在城内储水的池沼。


  唐代引潏水入城的最初有两条渠道。这是承受隋时的旧规。两条渠道一为永安渠,一为清明渠。永安渠由长安城外郭城南面三门中最西的安化门内大安坊之西入外郭城,一直向北流去,由内苑的景耀门流出,北流入于漕渠。清明渠则由安化门入外郭城,北流折东入于皇城,再由皇城入于宫城,储于诸海子之中,再由海子北入漕渠。引用浐水的为龙首渠。龙首渠在行将入城时分为两枝。一支由外郭城东面三门中最北的通化门南流入外郭城,入于当时南内兴庆宫,由兴庆宫西流入于皇城、折北入于宫城,亦储于海子,也由海子北入漕渠。龙首渠另一支,是由外郭城北,西流入于大明宫的东内苑,再由东内苑汇入浐水。引入唐长安城的还有义谷水,义谷水亦发源于秦岭山中。其实本是潏水的一个源头。引义谷水的渠道为黄渠。黄渠注入曲江,并由曲江溢出,入于曲江西北外郭城的诸坊。唐长安城外郭城内园林很多,都是藉着这几条渠道的水流兴建起来的。



《陕西省城图》

1893年绘

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还应该特别指出:唐长安城引用潏水的渠除过沿用隋时旧迹的永安渠和清明渠外,还有两条,一条是唐中叶引的,由外郭城西面三门的中间金光门入城,注入西市的池中,以储由山上运来的材木。这条渠道引用的水流,历来一直有错误的说法。据说西市所储的材木是由秦陇运来的。秦陇远在长安城西,运道至少要经过渭水。现已查明,唐长安城西和渭水河谷高低相差,迄今犹有十米。就以十米计算,引渭水入城,根本是不可能的。所引的只能是潏水。在此之后还有一条引用,引水的渠道也称为漕渠。这条漕渠的渠道也由金光门入城,大概就是利用早年已经开凿成的渠道。入城后仍先流到西市,再由西市东流,折而南流,又复东流,再转而北流,由皇城之东,北流注入大明宫的太液池,又由太液池流出汇入浐水。早年流到西市的渠道是为了运输材林,问题还比较简单。这时再凿漕渠是为了运输南山的木炭。唐时尚未发现和使用石炭。长安城中百万人家,取暖炊膳所使用的皆是木炭。这样多的木炭如何运到长安城中,确实是不易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长安城中的需要,就开凿这条漕渠。南山木炭在山下装船,一直运到城内。长安城内渠道里能够行船,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甚至当时皇帝也亲自出来观看,确实是少有的。此事见于文字记载,应该是确实无误的,并非当时人过分的夸大。五十年代,西安市南郊香积寺附近温国堡曾经发掘出一艘沉船,这是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就是证明。这也说明当时潏水流量是相当大的。潏水流量虽大,却未贯穿唐长安城,为了运输木炭到城内就不能不开凿这样通到城内的漕渠。


  这里可能引起一个问题。潏水流量很大,究竟只是渭水一条支流。潏水都能行船,渭水当然也是一样,甚至还会更好。潏水侧旁开凿漕渠,是因为引潏水流入长安城内,在渭水侧旁开凿漕渠,是为了运输漕粮。运输漕粮就不必运到长安城内,为什么也要开凿一条漕渠,沿渭水之南东流?而且汉唐两代都是如此。这当然是各有原因的。渭水下游流经关中平原东部,河道多弯曲,由汉长安城东行,至于现在潼关的黄河岸边,路途长三百余里,由渭水乘船,水道却长达九百余里。漕船逆水而上,就须耗费许多时日,这是汉长安城下开凿漕渠的一个缘由。唐长安城下的漕渠,是隋时开凿的。隋文帝为开凿漕渠还特颁布一道诏书,说开凿漕渠的原因,是由于渭水下游流浅沙深。按诸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渭水下游地势更为平坦,渭水中挟带的泥沙就会随处沉积,抬高河床,河床抬高了,河面就相应展宽,这就必然形成流浅沙深,不利于漕舟的运行,因而也就不能不开凿漕渠。


优良的生态环境

与汉唐长安城的创建


  汉唐长安城创建时,由于都能善于运用生态环境,故其规模皆显得瑰伟壮丽。


  汉长安城位于龙首山下渭水南岸,就不能不充分利用山水的形势。当时为了修建未央宫,还铲平了城南的一段龙首山。龙首山就是后来的龙首原。龙首原在渭水南岸突兀咼起,故在当时就称为龙首山。汉长安城虽就近似长方形,但四面城墙除过东城墙南北端直外,其他三面皆有若干曲折处,而南北两面的城墙曲折处更多。未央宫是铲削一段龙首山才建立起来的。未央宫之南长安城的南面最西城门,也就是西安门,只好设在龙首山麓了。可是西安门东的安门却更向外突出。安门之东的覆盎门却又向内凹入,较西安门更为偏北。显然可见,汉长安城的南城墙是随着龙首山北坡的曲折形势建筑的。只是未央官的规模过于弘大,才不能不铲削一段龙首山。



汉长乐未央宫图

载于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四


  汉长安城的南城墙因龙首山的形势而显得曲折,其北城墙也多曲折,则是随着渭水的河道而有所变化。现在渭水已向北转移,而且移得很远。汉长安城始建之时,渭水却是侧城而流,由西南流向东北。城随水势,则是愈到东北就愈显得突出,汉长安城北城墙也是三座城门,横门最西,也是在最南处,其次是厨城门,就较横门偏北,最东的为洛城门,也就更偏北了。


  汉长安城南北两城墙都显得曲曲折折,因而就有人比之于天上的南斗和北斗。这样的比喻很恰当,汉长安城遂有斗城的名称。不过有人却说,汉长安城是按照天上南斗北斗建筑的,这就与实际情况相违背,也汩没了建筑汉长安城的人士的对于生态环境的善于运用。


  这样的情形可以汉长安城的西城墙作为说明。汉长安城的西城墙也有不只一处的曲折处,可是天上并没有什么西斗和东斗。汉长安城西城是濒泬水建筑的。泬水在流过西城墙最南的章城门后,就转而流向西北。泬水流远了,可是其枝律却仍然向北流。枝津也有弯曲处,所以章城门北的直城门就稍稍内缩,不与章城门平齐。泬水枝津绕汉长安城西北角,随北城墙之北向东北流去。可是汉长安城的西北隅并非端正的直角,而是向内凹入。这显然是先有泬水枝津而后筑城的。当时井未因建筑汉长安城而使枝津改道,正是这样才能更显得汉长安城的壮丽。



汉故长安城图

载于元·李好文《长安志图》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唐长安城并未遵循汉长安城的旧规,而是移向东南的龙首原上。为什么要有这次迁徙?当年移建都城时,隋文帝曾经颁布过一道诏书,指出汉长安城过于狭窄,而且历年已经久远,难于从新改建,还是易地分建为良。还应该指出,汉长安城自始建至于隋时,数百年间,城中积水下渗,地下水亦受到污染,碱卤不堪饮用,不能不另迁新都。以后事征验,这应是确实的记载。现在西安市城墙绝大部分本为隋唐时皇城旧址。唐长安城虽告圯毁,皇城却由五代时沿用至今。迄今东西大街之北,井水皆若咸难钦,东西大街之南亦有多处如此。今城的西南部尚有以甜水井为名称的街道,可知井水甘甜实为珍贵。今西安市内外皆已不再汲引井水,然年事稍长者,犹能历历言之。以今例古,可以想见其时不能不迁徙都城的一个原因。


  汉长安城在龙首山下,唐长安城则在龙首原上。汉唐之间,虽已经历数百年之久,龙首山上逐渐敉平,成为龙首原。然尚有突兀高起之处。隋文帝所颁布的迁都诏书中就仍以龙首山相称,不过诏书中亦曾称遣其地“川原壮丽”,堪为新都筑建之地,实际上当已成为原状,与高起的山势不同。话虽如此,原上原下的高差,现在测量犹有十米左右。龙首原既然高于汉长安城,水源何在?这是建都之初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何解决新建都城引水问题?龙首原虽高于汉长安城,引水却并不困难,甚而还较为容易。龙首原南接少陵原。少陵原南隔潏水为神禾原。神禾原之南即为终南山麓。终南山下虽皆系平原,原面却一例向北倾斜,直至于渭水岸旁。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由于潏水河谷下切过深,潏水两侧的原畔皆显得耸起壁立,仿佛不可逾越。就是少陵原上近潏水处犹起伏数道高堰,唐时已有人别称之为凤栖原。少陵原西北,凤栖原之西又有所谓毕原者。凤栖原较之少陵原南部已显得低下,毕原更显得平坦。潏水就是由少陵原和毕原之西流向西北入于渭水的,从现在地形观察,少陵原南端最高,华原已较低。毕原虽低于少陵原南端,却高于龙首原。因此由毕原西侧引水入唐长安城,乃是由高趋低,自然下泻,用不着多费气力。隋时始迁都时,即已引水入城,流经清明渠和永安渠,唐时更引潏水为漕渠,也流入城内,就是这样的道理。


  唐长安城所引用的水流,潏水而外还有引浐水的龙首渠,引义谷水的黄渠,都是适应少陵原的向北倾斜的地势,引水成渠的。少陵原本止于浐水西岸,岸旁原边尚有龙首渠引水口的遗址。由于水河谷下切较深,龙首渠引水口仿佛悬于空间,这是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生态环境变化很大,在现在看来仿佛很不合乎常理,如果了解当时情况,也就可以释然。至于义谷水,出山不远处就是少陵原东南端,因势利导,自然成为渠水。黄渠下游注入曲江。曲江在唐长安城东南隅。黄渠所经皆在唐长安城外,与清明、永安、龙首诸渠不同。



唐宫城图

载于北宋·宋敏求撰《长安志》


  前面说过,唐长安城位于龙首原。龙首原本来称为龙首山,由山变成原,显得原面已经敉平,实际上还不尽是如此。唐长安城有六条高岗,皆由西向东,微向北趋。隋时设计建筑都城时,就把这六条高岗包括在城内,并按《易经》六爻的释意,由北而南,分为九二、九三等。当时以九二置宫殿,九二高岗即在宫城之内。九三横于皇城之内,依《易经》的规定,设置王朝的官署。也就是说,依据高岗分布的趋势,傅会《易经》的旧说,作为不同的布置。经过一千多年的变化和近年来城市的建设,这些高岗大都已经和其附近的平地一样,轻易看不到其间的差别。只能在较为精密的地形图上,显示当地的等高线的高低稍有一此差异。可是当时所谓九五的高岗,在现在西安市南郊南关正街的东西和小寨东西路之北,还能明显看到。现在的南关正街以前称为草场坡。以坡相称,足见其地势的不平。现在南关正街相当平坦,成为城郊重要的道路,可是两侧高楼之后犹可见高耸的岸壁,特色依然存在。当时的玄都观和大兴善寺皆建在这个高岗上。玄都观遗址久已湮没无闻,大兴善寺迄今犹为佛教圣地。正是因为有如此不同的地形,也影响到城内的引水渠道。唐长安城的外郭城内,以里坊相区分,里坊之间分别形成街道。其南北向的街,以朱雀门街为主。朱雀门街亦称天街,北起皇城南面正中的朱雀门,南至外郭城南面正中的明德门,中间就是通过这条九五高岗的。朱雀门街东西的街道,分别称为朱雀门街西一至五街,和朱雀门街东一至五街。清明渠由朱雀门街西第安街北流,永安渠由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流,都在这几条高岗之西。唐时引水的漕渠,由外郭城西面正中的金光门流入城内后,折而南流,经过两坊之地,再折而东流,由朱雀门街西第三街东流至朱雀门街东第二街再折向北流,就是为了绕过所谓九四的高岗。龙首渠在唐长安城的东半部,远离这六条高岗,但也不能流到朱雀门街之西,也是这样的道理。



王振鹏《大明宫图卷》

纸本水墨,元,31.1×683.3cm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唐长安城还有两处高地也应在这里一并提到:一为乐游原,一为大明宫所在地。乐游原在外郭城东面三门中最南的延兴门内,主体延袤于新昌、升道、宣平、升平诸坊。青龙寺就在新昌坊内。乐游原以原相称,为外郭城中最高处。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在原上赋诗,谓可以远望昭陵。大明宜在外郭城北,也是在唐宫城的东北,当地高敞,当时在其地建筑大明宫,为正式朝会和接见外宾之所。由于地势高敞,不仅可以远眺终南山,还可以俯瞰长安城全城。大明宫早已圯毁,其遗址犹为高丘,耸峙于陇海铁路西安车站之北。


  汉唐长安城的生态环境是优良的。汉唐长安城虽非一城,相距不远,皆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关中平原在汉唐时期皆以富庶见称。汉唐长安城不仅有泾渭等八水围绕,且南倚终南山。终南山上森林覆盖,郁郁葱葱,山下平原又遍地竹林,到处碧绿成片。由于八水围绕,使汉唐长安城皆位于农田灌溉网的中心,更增加富庶的程度。又由于气候温和,甚至燠热,雨量充沛,八水流量皆相当高大,因而能利用水力,修凿漕渠。唐时长安城渠水中竟然可以行船,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今后发展不可预知,在今天说来,应该是空前绝后的伟业。



西安城楼旧照


  由于生态环境的优良,汉唐长安城都可说是瑰丽弘伟。汉长安城以斗城见称,足见其善于利用地形。唐长安城较之汉长安城更为弘广,城内竟然包括了六条高岗,还有一个乐游原。汉长安城因山势水势,南北城墙曲曲折折,显得筑城之时,已尽利遽自然的能事,唐长安城由于高岗横峙,不尽平坦,而司设计者却能利用这样的形势,使城内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可以说是别开生面,与古不同。


  汉唐长安城今仅存遗迹,由这样的遗迹想念当年的雄风,皆能令人徘徊留连,不能遽去。


 
标签: 长安城

本文标题: 长安八水——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二)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3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