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霜风落叶小寒天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1-06 11:37:16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云纹
核心提示:今日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后,所以,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真正的冷开始了。

  今日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后,所以,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真正的冷开始了。


  虽然从字义上讲,“大寒”应比“小寒”冷,但实际上我国多数地区“小寒”要比“大寒”冷,因此才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三侯


  古人将小寒分为三个阶段,也称“三候”,每5天为一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是为先导。


  鹊始巢:小寒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雉始雊:再五日“始雊”。雉是野鸡,阳鸟,鸲是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小寒习俗


  画图数九


  古代流行“九九消寒图”,该图上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涮羊肉


  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几乎尽人皆知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深受人们欢迎。外面冷飕飕的,一进屋子,热腾腾的火锅热气,加上涮羊肉的香气,真是暖和又解馋。


  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黄芽菜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吃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小寒养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日常饮食中,如能多吃些红枣、萝卜、橘子、牛肉、鸡肉、鹌鹑等御寒食物,也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已至,天寒人不寒,愿君安康!


 

本文标题: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霜风落叶小寒天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62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