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塑,七分彩,从粘土里看过去的文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09 11:16:25
核心提示:  男耕女织应该是农耕时代早期的真实写照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生产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早上惊了蛰,后晌用犁撬、春分麦
  男耕女织应该是农耕时代早期的真实写照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生产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早上惊了蛰,后晌用犁撬”、“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小编至今依旧记得孩提时跟着大人入稻田、压麦茬的场景。

  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农耕时代沉淀下的文化似乎离我们远去,或存在课本里,抑或存在记忆中。

  如何接续这段历史长河,重现这厚重的文化河床,这位手艺人兴许能给我们答案。

9352546_125100730000_2 (1)

  承续数千年,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可以说,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了。

  泥塑包容性很强,创作题材非常丰富,但这位手工艺人以“接地气”的材料塑造了这些“接地气”的农作场景,实在是别具匠心。

  而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诞生少不了手艺人背后的“锤炼”,据了解,制作的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

  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

6dfb977excb326519d592&690

  折叠

  泥塑的“朴”与农耕时代劳动者的“实”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泥塑与农耕文化的这场“邂逅”真的碰撞出了火花。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作品身上,细节之处都蕴藏厚重的文化内涵,有没有勾起大家的遐想呢?

  能够迁想妙得,将农耕文化用泥塑形式表现,不得不说,是赓续了解农耕农产的独到手法,也是触及历史保留历史的创新之举,小编也希望出现更多的能人、匠人,把将要消失甚至已经消失的文化重新拾掇起来。
 

本文标题: 三分塑,七分彩,从粘土里看过去的文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11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