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耕文化——宋代劝农制度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3-06 14:11:06  来源: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核心提示:国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除颁布法令保障生产外,还通过祭祀先农、后稷等与农业有关的神,以及君王亲耕籍田等方式推崇重农思想,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农业是立国之本、生民保障的价值认同。

  国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除颁布法令保障生产外,还通过祭祀先农、后稷等与农业有关的神,以及君王亲耕籍田等方式推崇重农思想,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农业是立国之本、生民保障的价值认同。


  到了宋代,由于国土面积较之于唐朝时愈加缩小、农业用地也有所削减,因此宋代的统治者更加重视农业生产,不仅承继了祭祀、籍田等典仪制度,在具体的劝农措施上也更加精细和立体。



  “国家每下诏书,必以劝农为先。”劝农是指国家利用各种途径来推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活动,以增加国家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做法。宋代对劝农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官员行政职能设置上,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朝廷开始专门增设“劝农使”这一全新官职,负责劝课农桑、帮助农业发展,一般由州府长官兼任。宋仁宗和宋神宗时期,朝廷要求州县长官必须以“劝农事”为重,将县令也调整为“劝农使”,相关业绩同步纳入吏部考核;此外,还从司法官员中选拔“劝农副使”,监督劝农工作。每年春天农事初兴之时,这些劝农官员都要“出郊劝农”,到乡间地头了解春耕情况,并邀请地方宗族长老宴饮座谈,帮助解决害农之困,官员们还要作《劝农文》劝谕百姓尽心务农。


  宋朝的劝农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讲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如《农桑辑要》《农书十二种》等,另一类是宣传普及种植意识和技能的文学作品,如劝种麦文、劳农文等,这些劝农文多以布告、碑刻甚至图文形式呈现。除此之外,还有劝农歌、劝农诗等形式。不过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是图文并茂的《耕织图》。



  南宋楼璹(shú)在临安于潜县(今杭州市临安区)任县令时,体察农夫蚕妇劳作之苦,绘制了一卷《耕织图》。楼璹的《耕织图》画面直白明了、步骤清晰,引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潮。宫廷后妃、画院画家甚至楼氏后代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耕织图》的再创作,目前传世的就有设色卷轴画、分段册页、石刻、版画、壁画等不同形式。


  “厚农桑”也是宋代劝农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府通过颁布减税政策、保护耕牛等相关法令来保护和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宋代商业十分发达,手工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收入不菲,如此一来就有很多农民放弃耕田、选择成为雇佣者。减免农税的措施有效增加了耕种农田的收入,让许多农民愿意重新耕种已经抛荒的田地,同时也让他们愿意在打工时兼顾家中的农业生产。



  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农田水利建设是两宋君臣十分重视的“命系于天”的工程。宋神宗还在各地设置了“水利官”进行专项管理,对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地方官员给予奖励。据《宋史》记载,宋神宗熙宁三年到熙宁九年的六年时间里,全国就兴修了1万多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受益田地高达30余万顷。


  宋朝的劝农制度不仅促进了古代农作物多样性种植,推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精耕细作技术、蚕桑技术等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与推广,农业经济获得了繁荣,还有效防范了各种妨农害农之事,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桑辑要》中“勤者天之道,百事之门,惟勤则无不胜”的思想,也为我们中华文化“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持,传承至今。


 
标签: 农耕 宋代 劝农

本文标题: 古代农耕文化——宋代劝农制度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64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