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中日古建筑容易被混淆的几个误区
    谈谈中日古建筑容易被混淆的几个误区
    • 日本“破风”是中国“搏风”的误传。搏风板又称封山板,是指的在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侧面超出的“人字”形空白处顺势加订的宽板,起到遮挡风雪和保护檩柱末端的作用。而搏风后来在日本被扩大…
  •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 宗祠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尤其在岭南地区,留下了一批精美的祠堂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陈家祠,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装饰异常华丽,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 故宫古建筑中的琉璃烧造技艺
    故宫古建筑中的琉璃烧造技艺
    • 故宫古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琉璃构件的大量运用。此处的琉璃,是指在初次烧造陶土制品的表面,附上以石英为主要成分、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釉料,在低温下二次烧造而成的制品。宫中琉…
  • 中国古建筑之太和殿脊兽
    中国古建筑之太和殿脊兽
    • 走进紫禁城,中国级别最高的建筑——太和殿映入眼帘。如何辨别它的级别?檐角尖端上排座的10只脊兽正是它身份的象征。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不仅独享建筑形式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
  • 战国早期木构建筑基址!规模庞大 保存完整!
    战国早期木构建筑基址!规模庞大 保存完整!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绍兴市滨海新区斗门街道百草园地块的百草园遗址考古现场,看到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的越国连排房屋遗存,系绍兴首次发现。
  • 古代书院的建筑特色
    古代书院的建筑特色
    • 中国古时,诗礼传家被视为至理名言,读书在每个朝代都被置于首位。正因如此,书院这一承载着文明与思想的瑰宝,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应运而生。
  • 故宫风水:东方美学的天地密码
    故宫风水:东方美学的天地密码
    • 故宫,这座承载六百年帝王气象的紫禁城,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与风水智慧的集大成者。
  • 明清建筑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明清建筑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 中国传统建筑源远流长,历代皆有精粹,而明清两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朝代,其建筑风格之成熟、技艺之高超、结构之严谨,堪称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明清建筑不仅在结构技术上取…
  • 中国古建筑怎么防火?
    中国古建筑怎么防火?
    • 木材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材料,木材有很多优点,塑造了古建筑独一无二的特点。但同时,木材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那便是不防火。一旦着火,便引燃成片,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古建筑都因为火灾而…
  • 发现赣南唐宋古塔之美
    发现赣南唐宋古塔之美
    • 塔,起源于印度,原为倒钵形的墓塔。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成为可登临的多层建筑。
  • 唐风遗韵——中国唐代木结构建筑留存
    唐风遗韵——中国唐代木结构建筑留存
    •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代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建筑作为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留证之一,常常能让人一窥昔年之风采。
  • 为何中国古建筑用木,西方用石?
    为何中国古建筑用木,西方用石?
    • 使用木材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柱子、梁枋、屋顶构造,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从故宫太和殿的金丝楠木大柱到江南水乡的穿斗式民居,木构体系贯穿了从皇家宫殿到市井民居…
  • 元明时期七大类木结构建筑
    元明时期七大类木结构建筑
    • 元明时期木结构建筑可以细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明官式木构、直梁型抬梁式北方木构、月梁型抬梁式木构、直梁型抬梁式江南木构、冬瓜梁插拱穿斗式木构、直梁插栱穿斗式木构、直梁混合式木构。
  • 建筑山面:为何挂“悬鱼”,装“惹草”?
    古建筑山面:为何挂“悬鱼”,装“惹草”?
    • 悬山、歇山建筑的山面有博风板、悬鱼,但凡对中国古建筑有一点了解,都知道,而惹草,却不那么被熟知!
  • 中国古建筑中山墙的种类与样式
    中国古建筑中山墙的种类与样式
    • 山墙就是砌筑于建筑物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的、坚固的墙体,而上部则大多为三角形。这样的山墙大多出现在硬山、悬山建筑中。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349   350   下一页»   共5243条/350页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