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样式及装饰——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构件
    门窗样式及装饰——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构件
    • 门,供人出入建筑;窗,用于室内,通气和采光。两千多年以前的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里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之用”。
  • 宁波慈城东村发现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遗址
    宁波慈城东门村发现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遗址
    • 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慈城东门村发现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出土广富林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填补了宁绍地区文化序列上这一时段的空白。此外,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鎏金铜带钩和汉…
  • 探索艺术陶瓷中的特色类——潮彩
    探索艺术陶瓷中的特色门类——潮彩
    • 厚重的文化积淀、独有的人文精神在潮彩的形成中不可或缺,一件珍贵的潮彩作品需集工艺与艺术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技术含量。因此,白坯瓷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
  • 古建之美丨 风回小院,翠掩朱
    古建之美丨 风回小院,翠掩朱门
    • 在封建社会里,大户人家都爱用朱红色大门,在宫廷建筑上多用红色、黄色,因为红、黄色有富丽华美之感,而民间的建筑多用青砖、灰瓦、白墙,以显朴素、清丽之美。
  • 魏晋名望族,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魏晋名门望族,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 当了几年皇帝后,唐太宗李世民决定要打倒门阀。在多次讲话中,他毫不掩饰本人对山东四姓(崔卢李郑)的不满:“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在澳举行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在澳门举行
    •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戏曲协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5日在澳门开幕。京剧、昆剧、豫剧、粤剧舞台上的领军人物齐集濠江,共同演…
  • 中国神简史丨守卫户的神灵
    中国门神简史丨守卫门户的神灵
    •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 福建厦锡雕传承人:千锤百炼 匠心雕琢
    福建厦门锡雕传承人:千锤百炼 匠心雕琢
    • 福建厦门同安区郑天泗、庄亚新夫妇,是传统同安锡雕的传承人,也是现代“银敲锡雕”的开创者。夫妇二人在汲取传统锡雕朴素、实用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将工艺美术融入锡雕制作中,让锡雕重现活…
  • 洛阳龙石窟——六大考古成果
    洛阳龙门石窟——六大考古成果
    • 10月19日,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了20年来龙门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
  • 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 东南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据《英宗实录》记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
  • 窗棂艺术:独一无二的东方美学
    窗棂艺术:独一无二的东方美学
    • 窗棂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使窗成为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成为建筑的审美中心。每种窗棂都蕴含着一脉相承的艺术文化。它描绘的是一道风景,也是一段故事。常见的窗…
  • 天梯山石窟——中国石窟艺术长廊的开山鼻祖
    天梯山石窟——中国石窟艺术长廊的开山鼻祖
    • 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对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都有一定的影响,堪称中国石窟鼻祖。
  • 单霁翔:从故宫“看人”到中华文化“看人”
    单霁翔:从故宫“看门人”到中华文化“看门人”
    • 在山西临汾举行的“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上,单霁翔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的身份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等作主旨演讲。
  • 古人出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古人出门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 古代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其路漫漫、交通不便、夜宿路边、饥饱参半,天气变幻莫测、路途偶遇劫匪、可能一命呜呼哀哉……所以,古代的旅行,与现代还真是有点不一样啊~
  • 山东古建筑四塔:“中国第一石塔”,1400多年历史!
    山东古建筑四门塔:“中国第一石塔”,1400多年历史!
    • 四门塔是为供奉隋文帝敕赐齐州神通寺的舍利而建的一座舍利塔,为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