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东升:加强文物鉴定人才培养和科技检测作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04 13:15:5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耿东升告诉记者,他的提案中将建议加大文物鉴定人才培养和科技检测在文物鉴定中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耿东升告诉记者,他的提案中将建议加大文物鉴定人才培养和科技检测在文物鉴定中的作用。在委员驻地昆泰酒店的走廊,耿东升向记者展示他的提案,“在两会开始前,我就将提案早早地准备好了,希望相关部门重视起文物鉴定工作。”

  “从小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让我喜欢这一行业”,耿东升说。

  从事古陶瓷鉴定这一行并非偶然,耿东升说,“我从1987年开始在国家博物馆工作,期间曾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古陶瓷鉴定专业学习,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在工作期间,“我曾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文物一级品巡回鉴定工作,鉴赏了众多古代陶瓷器,这对我是极大的锻炼和提升。”耿东升一直在国家博物馆,从事文物征集与鉴定工作,尤其擅长瓷器鉴定。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耿东升觉得,文物鉴定人员是文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馆藏文物和在征集文物过程中对文物真伪、优劣的鉴别和把关职责,责任重大。文物鉴定专业性强,培养人才周期长,文物鉴定人员既需要有文史理论基础,又需要有丰富的文物鉴定实践经验和技能,也要研究各种文物造假手段和特点等。

  耿东升建议,应重视鉴定人才的培养,加快形成“老、中、青”年龄结构梯队,加强鉴定人员的传、帮、带,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来培养。不仅如此,耿东升还认为,传统的文物鉴定靠“眼”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技手段逐渐运用到鉴定之中,成为“眼”学鉴定重要的辅助方法。科技检测应用于文物鉴定其标准相对客观公正,用科学数据说话,也易于公众接受,既可以规范人才队伍,又能规范鉴定行业。

  为此,耿东升建议,一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牵头组建权威的科技鉴定机构,打破科技鉴定机构各自为政的现象,形成权威科技鉴定共同体。

  二是馆校结合,加强科技检测人员的培养。鼓励培养交叉学科背景的鉴定人才,培养既懂“眼”学又懂利用科技检测作为辅助依据的人才。博物馆和高校各具优势,依托各自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为新型人才多创造交流、实践、考察的机会。

  三是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目前,一些高校、博物馆、科研机构在科学检测应用于文物鉴定领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跟经验,对他们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数据共享。
 

本文标题: 耿东升:加强文物鉴定人才培养和科技检测作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02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