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谙:中国博物馆应力戒盲目建设和盲目攀比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0-17 09:56:38  来源:中国文物网
核心提示:据统计,发达国家平均5万人口左右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我国这一比例为60万人口才拥有一座博物馆。目前全国有三千多家博物馆,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发展到六千家博物馆,博物馆的这一生长速度是否符合中国当下对博物馆的现实需求?
  据统计,发达国家平均5万人口左右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我国这一比例为60万人口才拥有一座博物馆。目前全国有三千多家博物馆,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发展到六千家博物馆,博物馆的这一生长速度是否符合中国当下对博物馆的现实需求?目前中国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崔学谙先生。

  我国博物馆建馆高潮还在持续

  中国文物网:目前全国有三千多家博物馆,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发展到六千家博物馆,有人认为中国博物馆时代即将来临,是否是这样呢?

  崔学谙:目前公布的这三千多家博物馆都是在文物局系统登记注册的,而在其他地方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加上那些没有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可以说中国拥有的博物馆远远不止这个数。至于到2020年全国要发展到六千家博物馆,我觉得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文物网:中国博物馆的建设高潮是从何时兴起的?

  崔学谙: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博物馆的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个建新馆的高潮,各大省市级博物馆都开始重新盖新馆。最先开建新馆的城市是西安,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首先建成。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后上海博物馆新馆和河南博物馆新馆也相继落地建成。接着辽宁、天津、青海、西藏、山西等地博物馆也陆续跟上,在它们之后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建成试运行。一批新馆的建成又带动了另一批新馆的建设,山东、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安徽等地也都建了一批大馆、新馆。这些新建的博物馆小的面积也有三万多平米,大的有八万平米到十万平米不等,等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成之后,新馆面积已达到20万平米。由此可见,直到现在我国博物馆建馆的高潮还在持续。

  应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据统计,发达国家平均5万人口左右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我国这一比例为60万人口才拥有一座博物馆。在前面我们也提到,目前全国有三千多家博物馆,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发展到六千家博物馆,博物馆的这一生长速度是否符合中国当下对博物馆的现实需求?

  崔学谙:北京人均博物馆占有量还是很高的,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伦敦。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博物馆数量也不低,但将全国的博物馆数量平均起来就远达不到这一水平,中国人口总量太大,平均起来将近60万人口才拥有一座博物馆。

  恩格斯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人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文化事业,吃穿住行是最根本的。若一日三餐的问题还没有完全,那么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现在我们的国立博物馆对观众实施免票政策,但就北京一地来看,又有多少在京打工的农民工能自发地走进博物馆呢,这些人最关心的是养家糊口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博物馆离他们还很遥远。说到底,这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力戒盲目建设和盲目攀比

  中国文物网:目前中国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崔学谙: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和发展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博物馆。二要力戒盲目建设,力戒盲目攀比。目前在中国这两种倾向都存在,其中博物馆盲目建设方面有一个例子,某个常住人口不到30万的城市要建七个大型文化建筑: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歌剧院、城建规划馆和会展中心等机构。此外,目前中国博物馆建设也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今天你建个三万平米的馆,明天我建个五万平米的馆,后天他个建八万平米的馆……在博物馆的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盲目跟风攀比的行为,应根据实际需要来规划建设,需留有可持续发展的余地。

  目前中国博物馆的建设总的来看,第一,我们的势头很好。第二,整体的发展方向、趋势和主流还是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盲目建设,不能盲目攀比,这是今后我们在博物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 崔学谙

  专家介绍

  崔学谙,60年代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在博物馆行业工作了30多年,是我国博物馆行业权威人士。新首都博物馆创始人之一,原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现任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
 

本文标题: 崔学谙:中国博物馆应力戒盲目建设和盲目攀比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6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