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承春秋 ,千年汉绣展芳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6-02 09:53:0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布为纸,线当墨,针作笔,穿针引线间绣出祖国锦绣河山,蓦然抬头,已越千年,风卷起时光汇聚而成的楚风遗韵,在时代更迭中再现璀璨瑰丽。

  布为纸,线当墨,针作笔,穿针引线间绣出祖国锦绣河山,蓦然抬头,已越千年,风卷起时光汇聚而成的楚风遗韵,在时代更迭中再现璀璨瑰丽。数千年沧桑变迁,汉绣文化与技艺在传承中得以永续,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剧装戏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武汉好手艺”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全国“新生代”传承人手艺之星、也是湖北省为数不多的双非遗(汉绣、剧装戏具)代表性传承人,他就是姜成国。


  指尖传承弘扬汉绣魅力


  歌德曾说:“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任何伟大的事业表面展现坚持的背后都有一个名叫“热爱”的永动机。翻开姜成国过往五十年的时光印迹,那是自少时接触到传统美术汉绣与戏剧服装后,就为之奋斗一生的开端。1972年,就读于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局技工学校戏具服装专业的姜成国,在初见到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鸟兽花草后,就像踏入了一个鲜艳活泼的崭新世界,让他为之沉醉。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他全神贯注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在传统绣品和传统戏服的设计与制作方面渐入佳境。


  毕业后的姜成国,一门心思只想与汉绣、传统戏服为伴,加之精巧的技艺和对汉绣独到的见解,他顺利进入武汉戏剧用品厂,一家专做剧装戏服等行头的企业,并担任设计与制作一职。从理论到实践,从具象到具体,姜成国的技艺突飞猛进,从画图、刺绣到配色等三十多种工序他都了然于胸,俨然成为行家里手,而他对汉绣与戏服的热爱也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与日俱增。


  1993年,改革开放的洪流裹挟着一众企业迈入新的发展历程,面对企业改制,姜成国既有忧虑也有兴奋,忧虑的是如何给家人更稳定的生活,兴奋的是他终于找到机会去做更多尝试。同年3月,他便成立了工艺制作室,走上传承弘扬汉绣之路。尽管改革开放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无限可能,但对于传统刺绣行业而言并无太大改变,大众对于时尚潮流元素的瞩目远甚于传统文化,加之刚成立的工艺制作室知名度不高,1994年姜成国便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困难——没有业务。业务开展缓慢,工艺制作室却需要资金周转,且无法养家,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满头白发的父母,姜成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不论处境多么艰难,他始终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提及那段过往,姜成国略显心酸的口吻中亦透露着骄傲:“人们都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也只有一腔孤勇,不计得失的热爱才会让你在荆棘丛生时仍然坚信枯木定会逢春,绝处定会逢生。”姜成国的坚守和执着,以及其精湛的技艺和怀瑾握瑜的品德,让工艺制作室犹如暗室逢灯,赢得客户一致赞许,同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2012年,姜成国被录选进入传承文化队伍,2018年创建武汉姜氏汉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姜氏汉绣),在传承汉绣文化之路上再进一步。


  五十年如一日的赤忱执着,因为信仰,姜成国仿佛拥有无穷的力量,拉杆扬帆一气呵成,不遗余力推进汉绣文化及传统戏服的推广,他的作品也仿若吸收了千秋精华的明珠悠悠泛光,收获了应有的荣誉,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的各项奖项。除此之外,姜氏汉绣也被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姜成国也当仁不让被武汉纺织学院聘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班辅导老师。


  融合创新绣出国潮风尚


  汉绣,湖北省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追其溯源,就像盘龙城被称为“武汉城市之根”一样,汉绣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至春秋战国时代的“楚绣”。在《楚辞·招魂》中对楚国绣品形态和布置有这样的描述:“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汉绣构思大胆,色彩浓艳,画面丰满且装饰性强。


  姜成国介绍:“汉绣绣制的纹样不仅具有装饰性的美学价值,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载体,受荆楚文化影响,汉绣纹样展现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其中‘凤’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还有植物和动物相结合的纹样,更是寓意吉祥,而人物绣则多表现宗教人物,注重形象生动。”深耕行业多年,姜成国在绣龙凤、花卉及其他传统图案方面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手。


  传统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在传承技艺之余,姜成国也时刻反思总结,补足短板,他表示:“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撞一定会擦出新的火花,但因深受专业影响,对于汉绣以及传统戏服的现代化元素运用依然不够。基于此,接下来我会在此方面持续加强,例如轻民俗文化,加时尚元素,打造汉绣新国潮风尚,又如将东西方元素相结合,既有西方追求的自由大胆,又兼具东方典雅神韵。与此同时,在工艺方面也要不断改进,与生活相结合,让青年一代了解并爱上汉绣及传统戏服,毕竟传承的接力棒终有一日会交付于他们。”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今天,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与日俱增,梳理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浪潮。对此,姜成国针对性地指出,汉绣以及传统戏服因极强的专业性,只能囿于传统文化行业,但若要长远发展,也应当在传承精进工艺的同时,向其他方面衍生,如视频、装饰等领域,也可以适当举办如汉绣嘉年华这样的活动,增强其覆盖面的同时,扩大传播率,让汉绣得以被更多人熟知。


  融合创新,绣出国潮风尚。优秀文化在创新中传承,这不仅是传统文化被赋予的时代内涵,被大众所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进步的结果,它将推动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发展。


  数字汉绣迸发崭新活力


  “在汉绣传扬千年的浪潮中,我是亲历者,是传承人,也是记录者,但我更想成为开拓者。”姜成国动情说道。近年来,为给国家传统汉绣培养新的传人,姜成国开始招收徒弟,带领他们不断深挖,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其徒弟的作品也陆续获得了各类国家级奖项,为汉绣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姜氏汉绣也跟随着姜成国声名鹊起,并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获得了各专业剧团的认可和信赖。看着自己所坚守的事业被春雨滋润迎来初夏,姜成国的心里却没有一刻松懈,忙碌一天待到月明星稀时才意识到如今自己已过花甲之年,还能为传承汉绣再做些什么?他开始摸索思考并迅速付诸行动,决定用两至三年的时间用以完成剧装与汉绣的各种图案画稿,并进行数字化整理,让这颗明珠不论再过多少岁月,依然能像今天一样光耀天下。


  除此之外,姜成国还将目光放在了新型媒介平台,他表示,未来可能还会开设网课,只要有人愿意学习,他定倾囊相授。平台是纽带,要利用好这条纽带,讲好传统汉绣故事,传递文化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还应在学校进行,因此未来将在学校进行更深层次的推广,让青年一代了解并看到汉绣、戏服之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姜成国还极具前瞻性地提出,“文化传承也应与国家政策相关,例如将汉绣、戏服等工艺制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为贫困地区带去新的工作机会,增加创收的同时,给予他们技能,这是多方共赢的事情,也是增加传统文化传播效能的现实体现。”


  在与姜成国老师的交谈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位手艺人的赤子之心,也能体会到他对于汉绣的诚挚热爱,正如他所说,进入这一行,手中握的是中国人的信仰,足履实地行的是文化命脉,需拥有如青山柏松的思想品德,精巧高超的技法工艺,才能加入传承文化的行列。


  厚德至诚,精工至善。正是有如姜成国一样不计得失,无心名利,前赴后继的国之工匠,中华文化才得以永续传颂,我们相信,在姜成国的带领下,汉绣、戏服定能独树一帜,在新的时代再攀发展高峰,再现精彩辉煌。


 
标签: 非遗 汉绣

本文标题: 飞针走线承春秋 ,千年汉绣展芳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92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