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海 :国家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传承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2-17 09:22:09  来源:非遗之美  作者:朱琳琳
核心提示:作为非遗项目之一的“民间文学”,既没有传统戏曲项目的“仪式感”,也没有传统技艺项目的“体验感”,何以被了解、接受、喜欢、传承?国家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智海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

  李智海,1938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孔雀东南飞“传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家,曾任中学语文教师。退休后致力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宣传,著有散文集《小吏港随笔》、《孔雀东南飞故园拾穗》和《追光晚唱》等。为表彰其对《孔雀东南飞》宣传的突出贡献。2015年被国家旅游文化部认定为“孔雀东南飞传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非遗项目之一的“民间文学”,既没有传统戏曲项目的“仪式感”,也没有传统技艺项目的“体验感”,何以被了解、接受、喜欢、传承?国家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智海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


  在今年(编者注:2018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我省有45人入选,81岁的安庆老翁李智海作为国家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列其中。一座城因一个传说便独具魅力,较之“白蛇传”与杭州,“孔雀东南飞传说”与怀宁亦是如此。而再美丽动人的传说,也需“传”和“说”。怀宁县这位名叫李智海的老人,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传唱“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传说的发生地怀宁县小市镇由此蜚声遐迩。


  源于爱——爱上传说的小镇青年


  “小吏港,从儿时起就听到外公、外婆和祖父讲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这故事,我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主要情节相似,细节各不相同,听过之后,也就将故事在小伙伴中间传讲。”81岁的李智海谈起童年往事,记忆犹新。


  道光版、民国4年版《怀宁县志》载,“小吏港者,以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而焦仲卿就是《孔雀东南飞》的男主角,小吏港则是《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发生地,亦是李智海的出生地,尔后随时间变迁,“小吏港”成为了现在的“小市镇”。穿越千余年,“小镇青年”李智海和《孔雀东南飞》冥冥之中注定有着剪不断的缘分。


  1956年,李智海在太湖中学读高三,是年秋,改《语文课本》为《文学》,汉末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收入课本作为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首次将《孔雀东南飞》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课堂上,语文老师王新淼告诉我,焦刘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家在怀宁特别是家在小市的同学,莫名地兴奋激动。”李智海回忆道,“也许是了解到自己的家乡和文学有了切实的联系,所以学的时候特别有感情,我很快读熟了全诗,从此播下了喜欢孔雀东南飞故事的种子。”


  62年已过,那本载有《孔雀东南飞》的《文学》课本始终相伴李智海左右。朱色钢笔留下的繁体字笔记,虽已模糊,但还能看到青年李智海的认真劲儿:“诗正文357句……计1838字”,黑色简体字的旁注,看到的是青年之后的李智海反复咀嚼文本的真挚。“这本书是1956年9月印刷的第1版,感觉它就像我的启蒙老师,一直很珍惜,想想60多年沧桑巨变,这本书还在。”李智海感慨道,讲课也好,研究也罢,我总是和大家讲起这本书,因为它是一本有故事的书。


  功在行——辛勤耕耘的师者


  1959年,大学毕业的李智海回到家乡的中学,成了一名语文老师。


  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并未改变李智海对于《孔雀东南飞》的热爱,他依旧关注学术界对于《孔雀东南飞》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孔雀东南飞》相关的论文,我都会认真阅读。报刊上刊发的孔雀东南飞传说故事,我都会手写笔录保留起来。在书店里看到论述《孔雀东南飞》的专著,也一定要买来。”李智海向记者介绍,工作那些年头,在大量阅读论述孔雀东南飞的著作基础之上,开始对从《孔雀东南飞》的历史背景、社会基础、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进行研究。


  没想到,李智海课余研究竟成了课堂的教学利器,他的《孔雀东南飞》讲得尤为精彩。


  “也许是因为小市镇是故事的发生地,李老师在讲到这一课时比其他任何一节课好像都带劲。”年逾不惑的陈桂生现已是一名高校教授,聊起恩师李智海滔滔不绝,记得上《孔雀东南飞》那节课,李老师提前三五分钟,打开录音机放了《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名曲,先生从自己作为小吏港出生地的渊薮讲起,绘声绘色、“煞有其事”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以及作诗的缘由,先生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对封建礼教和宗法进行鞭挞,还不忘引导并整饬着我们这帮农村少年稚嫩的“三观”。


  1998年,卸下繁重的教学任务,退休后的李智海终于赢得时间将满腔赤诚付诸“孔雀东南飞传说”。邀请同乡文人吴延洲参与研究传说,考据、厘清传说发生的地点等学术争议,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从四川省昌溪县购买两株日香桂,栽在焦刘合葬墓前方两侧;2007年,为迎接怀宁县孔雀东南飞文化艺术节的召开,还参与策划和设计孔雀东南飞个性化邮票……笔耕不辍的李智海,接连推出《小吏港随笔》《孔雀东南飞故园拾穗》等书籍,让学术界眼前一亮,如南通大学校长周建忠评价道:“关于此诗的本事、传说以及再创作,一卷在手,真是全局在胸,对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孔》诗,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我相信,学术界会由衷感谢你的辛勤劳动。”也让“孔雀东南飞”这个传说以及传说的发生地“怀宁县小市镇”引得世人关注,“孔雀东南飞”俨然成为当地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年少时对“孔雀东南飞”发乎心的热爱,直至暮年时锲而不舍的精进,李智海在2011年成为了省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又2018年5月被定为国家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传承人。


  承其责——孜孜不倦的传承人


  六十甲子一轮回,少年成了耄耋老人。在这轮回中,李智海成为了“孔雀东南飞”非遗传承人。


  “热爱祖国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热爱人民要从热爱父母乡亲开始。在岗时,我拼命工作,离岗后,便致力于宣传我的家乡。”李智海说这句话声音突然变得有力而有节奏感,那种力量让人相信,他就是这样想、这般践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李智海,说压在肩上的担子更实更沉了。“保护并传承孔雀东南飞传说,是我的职责和义务,任务光荣,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实施孔雀东南飞传承,2016年冬,李智海与老伴夏节荣,从住了50多年的老县城石牌搬家至古镇小吏港。


  非遗载体和非遗传说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存互补而生,如何让非遗传说后继有人,一直是李老的牵挂。“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孔雀’非遗故事,让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在青少年中普及;还有一个更现实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爱护保管好孔雀东南飞传说的非遗载体。”李智海说道,在古镇小吏港,与故事有关系的人名地名都留有一些传说,成了非遗载体,保留载体,就可以使得流传民间的故事传说得到更好地弘扬。为此,李智海担任了小市中心校校外辅导员和校报顾问,非遗走进了校园,他和孩子们面对面地讲述动人传说;编辑资料,为孩子们、老师们提供相宜的文字资料。现如今,李智海的著作《孔雀东南飞故园拾穗》全镇学生人人皆知,人人会讲《孔》诗,人人会讲孔雀东南飞故事传说。“让孔雀东南飞传说传承人全镇开花,待他们升入中学、大学,他们中肯定有人热衷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收集和研究,这就解决了孔雀东南飞传说传承人后继无人的问题。”李智海说。


 

本文标题: 李智海 :国家级“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传承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09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