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品味:余杭纸伞非遗访谈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5-23 15:02:31  来源: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  作者:方茜
核心提示:  “杭州有一个伞的品牌挺有名的,叫‘天堂’,但是天堂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是我们该有的,我们要做人间有的东西,品味人间

  “杭州有一个伞的品牌挺有名的,叫‘天堂’,但是天堂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是我们该有的,我们要做人间有的东西,品味人间最平凡的事。”——余杭纸伞非遗“人间品”


  余杭纸伞非遗访谈小组与任课老师朱媛共赴位于瓶窑的余杭纸伞馆,在参观和体验余杭纸伞非遗后,对90后非遗传承人刘伟学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在非遗传承人访谈过程中,谈及将余杭纸伞品牌命名为“人间品”的初衷,余杭纸伞非遗传承人刘伟学老师说了以上那段话。


  进入余杭纸伞馆,高耸的穹顶垂挂着十数颜色素净的油纸伞,纸伞层层叠叠,在明亮的灯光下,宛若游云般轻盈飘逸。视线下移,又恍若一瞬间从仙境被拉往了人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爷跨坐在长板凳上,手扶竹条一下下削着,身旁坐一位阿姨,干净利落地转动手腕,红棉线在伞骨间纷飞。这是非遗保护特色班的同学们在朱媛老师的带领下,初次踏入余杭纸伞馆所看见的场景。


  他们热情地邀请同学们来体验劈伞骨和穿花绳,于是两张小板凳上换了人。新的“坐客”笨手笨脚、精神高昂,在两位制伞老师的指点下,开始他们的制伞初体验。


  后来在刘伟学老师介绍中,同学们才得知面前这位神采奕奕的爷爷,是余杭纸伞的省级传承人房金泉老师。但此时的他,只是亲切地用家乡话向同学们讲述劈伞骨的知识,如数家珍:“……做的这个伞骨长50公分,那么撑开来直径就有一米。现在需要的人多了,小的伞也有了,小孩子会喜欢这种……这把伞我现在做好,它要求很高的,不能有偏差的。你们今天多去看一看啊,大大小小的伞都有的,都好看的。”说这话时,他的眼里有光在流动。


  体验告一段落,同学们跟着讲解员的脚步,开始探索向往已久的纸伞馆。纸伞馆虽小,但纸伞极美。有伞绘山水竹林,有伞染中国传统色,有伞述二十四节气,更有伞书群鸿戏海。不过和初识纸伞馆相似,朴素的、甚至有些脏污的制伞工具毫不避讳地和春兰秋菊的纸伞摆在一起,并且丝毫不掩光辉。用目光轻抚它们,能看到历史的纵深,甚至能看到它们曾经主人手上的老茧与渗出的汗液。纸伞虽美,但落地于人间。


  “……油纸伞本来就是一种生活用品,它就是很朴实的一把伞。我们想做人间的一些生活的东西,人间烟火就要有伞啊。”刘伟学老师在访谈时羞涩而坚定地说。根据刘老师所言,余杭纸伞从一开始最想坚守的传统,就是遮风挡雨这一基本功能。千年前古人撑油纸伞无畏无惧行于雨中,千年后的人们更不应该因为所谓“美丽”将其束之高阁。“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买来油纸伞做装饰拍照用,但我一直希望他们能把我们的伞撑出去。像我们刷桐油啊、提供一年保修期,也都是为了这个愿望。”他又提到余杭纸伞的制作周期比较长,且难以完全用机器替代。“市面上有一类伞只糊一层伞面,一个小时就能做好,这样的伞完全不能挡雨。我们要花三五年时间培养一个能做伞的人,糊四五层伞面。”言语中充满了对余杭纸伞的自豪。在刘伟学老师眼里,纸伞不是死物,而是富有生命力的,他期待看到纸伞能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的那一天。访谈的最末,他笑着邀请道:“我们欢迎你们大学生来学啊。学的人多了,总有一个能留下来嘛!”


  我想我对工艺品之美总有执念,要优雅,要神圣,如纸伞,要单单摆放着就能让人听到桥头遥远的呼唤,看到雨滴从屋檐落下,却只是闲花无声。然而人间?雨珠折射刀光,一刀刀劈砍,伞骨在筒中散开,又收拢成型;一针针穿引,棉绳绕上骨架,便是最牢固的定力。纸伞馆的师傅们用双手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以最古老的传承赋予油纸伞不息的生命力。他们让伞,走下高台,具备伞应有的属性。实用是艺术的基础,人间才是工艺的灵魂。这一次,我听到了,雨珠滴落伞面的声音。——巫慧莎


  “与一柄非遗纸伞,度过江南暮春的雨季。”对于非遗如何与现代生活共存这个问题,余杭纸伞给出了它的回答:携手非遗,共品人间。


 

本文标题: 人间品味:余杭纸伞非遗访谈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37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