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借鉴《石渠宝笈》影响 重视建立艺术品备案体系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22 10:43: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提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统筹人、博士生导师西沐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王岩/摄
QQ截图20171222095419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统筹人、博士生导师西沐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王岩/摄

  很多时候《石渠宝笈》著录有如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似乎被它“罩着”的古书画在拍卖场上就能生龙活虎,拍出高价。一时间,《石渠宝笈》著录书画多次成为拍卖市场“抗跌”的主力军。但随着质疑声渐起,《石渠宝笈》著录的神奇魔力似乎开始消退,时有著录作品流拍。有人指出迷信《石渠宝笈》是审美缺失的恶果,认为凡是经过它里面著录的就是真品,就是国宝,这绝对是愚蠢的想法。针对人们对《石渠宝笈》品牌的“贬值”的声音,不少人认为,《石渠宝笈》在收藏中的重要性将会有所下降。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认知《石渠宝笈》?对《石渠宝笈》在最近艺术品市场中的表现我们该做如何分析?《石渠宝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研究员。

  记者:如何看待《石渠宝笈》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历史地位?

  西沐:现在很多人都在谈《石渠宝笈》的是是非非,但它的历史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我们讲,《石渠宝笈》是国家层面的书画艺术品的一项记录编撰,可以说是一次国家层面的在古代书画艺术品的备案工程,《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经过初编、续编和三编,收录藏品计有数万件之多。分书画卷、轴、册九类,每类又分为上下两等,真而精的为上等,记述详细;不佳或存有问题的为次等,记述简略。之后,再据其收藏之处,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各自成编。《石渠宝笈》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石渠宝笈》在美术史上地位,特别是对以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当时编撰的过程之中,不仅仅是由当时的著名艺术家及收藏家参与该项活动。而且还是主要针对皇家藏品的一次记录与备案,其应有的权威性及规范性,就当时的技术与历史条件来说,还是相当高的。虽说并不是进入《石渠宝笈》的艺术品就都一定是无争议的真品精品,但作为一本历史上重要的书画艺术品备案集,其意义是极其重要的,对以后这些艺术品的流传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

  记者:如何看待本轮行情启动的时候,《石渠宝笈》广受追捧的现象?

  西沐:刚才我们讲了,由于《石渠宝笈》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在本轮行情开始的时候被追捧,不难理解。除此之外,主要还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本轮行情的展开是依照西沐进程(即中国书画板块市场进程具体为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这一市场进程展开的,也就是说,古代书画艺术品首当其冲,成了本轮行情的启动板块。人们由于关注古代书画作品而重视和追捧《石渠宝笈》就不难理解了。二是本轮行情的推动,机构及资本的介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新进入市场的资本一开始的专业背景不一定很强,但又必须找到一种可供借鉴的收藏依据,《石渠宝笈》的地位被抬高,甚至是被迷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很多时候,人们将《石渠宝笈》收录的作品与真品、精品及最值得投资的艺术品画上了等号。这种认识,是出于人们对《石渠宝笈》的一种盲目推崇与信任。三是在新一轮的行情中,古代书画板块率先启动,价格不断上扬,新的价值发现过程进入了新的阶段。客观上讲,由于《石渠宝笈》的备案年代、背景及相应的系统性,《石渠宝笈》收录的艺术品其价格高于甚至是远超出这一板块应有的水平,也是可以被理解的。由于《石渠宝笈》的存在,其收录作品的价值被较为系统与有效地挖掘,而这种价值的发现,首先就表现在本轮行情人们对其价格的追捧上。

  记者:在2011年秋拍的时候,《石渠宝笈》的热度迅速降落,流拍增加,甚至可以说《石渠宝笈》正在被市场抛弃,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西沐:这是价值发现过程的另一面,《石渠宝笈》作为古代的一个国家备案著录,其历史地位及功效是不容置疑的,对市场的推动作用也不会消失,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掘作用的方式方法不同罢了。人们对《石渠宝笈》的追捧降温,其实并不难理解,主要的不外乎是:第一,从西沐进程解释的市场进程的向度上讲,随着市场进程的不断展开,由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板块的价值与价格提升逐步实现。随着古代书画本轮行情中价格的实现,热点必然会不断地转向近现代,甚至是向当代书画转移。随着热点的转移,特别是随着古代书画价值发现在本轮行情中的不断完成,古代书画不再是关注的热点,这时对《石渠宝笈》的追捧就会降温,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二,从市场信心层面上讲,由于经济大环境的不稳定,市场信心出现不同层次的晃动,这也是导致大机构、大资金不再像市场行情启动时进入的那么踊跃,再加上在行情启动阶段,由于人们对《石渠宝笈》的追捧,也造成了著录作品的价格会相对于古代书画板块的总体水平偏高,难免会产生价格上的泡沫,从而出现了成交率下降的现象,这从目前的分析来看,也是市场进程发展的一部分。第三,由于市场刚开始启动时,新入场机构及资本对《石渠宝笈》的追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着市场进程的展开,人们的认知不断提升,对《石渠宝笈》的认识更加全面与理性,《石渠宝笈》一些不应有的光环也在一步步退去,人们能更加理性的认识它、利用它,不再是去盲目地追捧,而是历史地看待,历史地评价。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更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理性态度。

  记者:经过本轮市场的洗礼,我们应如何看待《石渠宝笈》,它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西沐:《石渠宝笈》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其实就是要重视建立艺术品的备案工作体系。可以这样说,本轮行情中,《石渠宝笈》对市场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多。首先就是《石渠宝笈》作为当时国家层面的书画艺术品的备案集,在当时就是一部权威的文集备案工程,这对后来艺术品市场的支撑作用是重要的。众所周知,在古代书画艺术品市场中,真伪问题、价值问题一直是市场的核心问题。而《石渠宝笈》的存在,对于求证收录书画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与佐证,更是这些古代艺术品价值发掘与发现的重要支撑点,如果没有二三百年前的这部《石渠宝笈》,我们在古代书画艺术品的收藏与交易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难以破解的悬案与难题。即使《石渠宝笈》有再多的不足,也无法掩饰其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这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备案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价值发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并认真对待文物艺术品的备案工作。因为这种备案看起来是我们今天的工作,但会成为明天的价值。在当下,我们应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给我们提供的影像技术、印刷技术的水平与能力,把我们掌握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一定流程及规范标准的指导下,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记录与备案工作,把当下的记忆传承为历史的记忆,把今天的资源变成明天的价值发现源泉。《石渠宝笈》让我们更多地认识与反思备案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石渠宝笈》在今天的表现与意义,也让我们认识到备案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文献研究的重要性。《石渠宝笈》存在的不足一再告诉我们,加强领导与规划,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以及严格的标准化及权威性,是备案工作有效推进,形成历史价值的重要方面。这是今天我们开展备案工作应有的一些共识。

  相关资料: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 
 

本文标题: 西沐:借鉴《石渠宝笈》影响 重视建立艺术品备案体系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51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