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三个自信”为何后面还要加“文化自信”?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2-17 08:55:4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仲呈祥
核心提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广泛地深入到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谓凡有人在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广泛地深入到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谓凡有人在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既深且厚,深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一切活动的“基因”,厚到铸就每个人的抗争耐力和思维定力。唯其如此,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在访问欧洲时强调:“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在这里,习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之外,加上了“文化自信”,而且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确有深意藏焉,值得我们反复体悟,深长思之。

  我们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我们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对这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历经95年艰辛开创的道路、理论、制度,我们充满了自信,因为这极具中国特色经历和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既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又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且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增添了夺目光彩和创造了成功经验。那么,为什么在这“三个自信”之后,还必须强调加上“文化自信”呢?

  我理解,在一般意义上讲,道路定方向,理论系指南,制度是保障。这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坚守中国特色,坚定自信,不东施效颦,不盲目西化,不搞“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前提。而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追本溯源,都植根于中华文化。这恐怕正是强调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缘由。记得,早在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著名的“四个讲清楚”中就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政治遗产。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是植根于经济繁荣的沃土,更不是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沃土,而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这就是说,经济只能致富,文化方能致强。西方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东西当然要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但不可生搬硬套、误植为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代代相传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广泛地深入到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谓凡有人在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既深且厚,深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一切活动的“基因”,厚到铸就每个人的抗争耐力和思维定力。唯其如此,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那么,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里的中华文化,一指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从和而不同到中庸之道,从精忠报国到匹夫有责,从天下为公到舍生取义,从以人为本到民惟邦本,从革故鼎新到日新月异,从居安思危到载舟覆舟……其间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文明素质,都值得我们传承弘扬,自信自豪;二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都值得我们发扬光大,自信自豪;三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使中华民族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有了这三方面的文化自信,我们就能认清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沿革、文化依据和精神支撑,就能全面辩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整合、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的重大课题,就能深刻认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渊源、文化根基和历史必然,从而吸取更丰厚的文化滋养以更臻完善。

  文化自信又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自觉认清以文化人的神圣使命,自觉以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靠高素质的人去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地急功近利地以文化钱,不惜牺牲人的素质,结果是低素质的人把即便搞上去的经济吃光花光消费光,使社会文明生态失衡。卡西尔在其名著《人论》中曾认为完整意义的人是“一方面为一定的传统文化所塑造,另一方面又创造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新文化”的人。只有真正树立文化自觉,才能做到文化自信;而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才能深化提升。这便是两者的辩证统一。
 

本文标题: 仲呈祥:“三个自信”为何后面还要加“文化自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70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