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大师姜洪亮:将内画技艺传承后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3-06 10:51:41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核心提示:千军万马、山水林间、民间风俗……在咫尺的鼻烟壶上,内画大师反手勾勒世间万物。对于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姜洪亮来说,内画鼻烟壶技艺既是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30多年的积淀,如今他的内画鼻烟壶作品受到了众多海内外藏家的喜爱。
  千军万马、山水林间、民间风俗……在咫尺的鼻烟壶上,内画大师反手勾勒世间万物。对于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姜洪亮来说,内画鼻烟壶技艺既是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30多年的积淀,如今他的内画鼻烟壶作品受到了众多海内外藏家的喜爱。

  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明末清初,鼻烟从国外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而现代内画技艺,源于京派,分为京、冀、鲁、粤、秦五大流派,其中尤以冀派内画,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大。2008年,内画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

  多年后,姜洪亮面对如今娴熟的技艺,还会想起自学内画鼻烟壶的日子。起初姜洪亮只是一名烧瓷画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瓷胎上画画。而他与内画鼻烟壶的一次偶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85年,我在衡水市招待处,看到了展示的内画鼻烟壶,觉得十分精美,我很想学,但当时的内画技艺是保密的,所以我就在宿舍里自己摸索。”就这样,姜洪亮与四位同伴踏上了自学之路。

  自小喜爱画画的姜洪亮有着超强的绘画天赋,但内画与外画的差距极大,“反画正看”是内画技艺的一大特点。姜洪亮告诉记者,内画笔是用铅丝砸扁了并包上毛笔的笔毛制成,通过窄小的瓶口伸入瓶内,内壁磨砂难以看清笔尖,在勾勒过程中,全凭借感觉与经验。人物、山水、花鸟全在练习之列,底稿、勾出轮廓、上色等等……稍有差池,一个作品就废弃了。

  为了能让自己的内画技艺更上一层楼,姜洪亮白天在工厂里上班,晚上回到宿舍,撩起床单,趴在床上练习内画。经过几年的自学,他的内画技艺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画好内画,姜洪亮拜冀派内画名家王冠宇先生为师,深入学习内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他对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内画题材都有涉猎,而他最擅长的还是大型历史人物画的创作。

  “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就是《兵车行》,将杜甫的诗歌意境用内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姜洪亮说,这幅作品花费了他几个月的时间,运用了油画的技巧,通过水墨的晕染,展现兵将、百姓等多种人物,情感丰富,场面气势磅礴,而这幅《兵车行》最终也被人以高价收藏。

  如今,内画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为学习周期长、收入难以得到保障而发展受阻。姜洪亮说,与其他传统技艺不同的是,内画技艺要求创作人眼神好、精力足,有一定的绘画基本功,掌握内画技艺并到达一定水准要近10年的时间。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也逐渐有了紧迫感。

  “心系中华传统文化的侨胞,更偏向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鼻烟壶。徽文化的丰富底蕴深深地吸引了我,在2009年,我选择来到安徽,创立徽派内画鼻烟壶,想将徽文化与内画技艺结合,吸收其它内画流派的优秀技艺,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徽派内画。”

  为了将内画鼻烟壶技艺传承给后人,2010年,他收了徒弟沈红妹。今年27岁的沈红妹已经从事内画11年了,初中毕业后的沈红妹跟随河北当地的内画老师学习内画技艺,然而内画鼻烟壶技艺却是沈红妹自学入门。2010年,沈红妹在网上偶然认识了姜洪亮,并开始跟随他学习。作为姜洪亮最年轻的弟子,她逐步形成了徽风皖韵的内画艺术风格。从之前的昆虫山水为主,到如今以黄山松、徽派建筑、安徽名人为主。

  2013年,姜洪亮成为了安徽工艺美术大师,为了发展徽派内画,同年他在皖创办了安徽松石内画艺术院,如今他准备继续招收弟子,扩大画院的规模。

  “当下我在计划创作徽文化系列作品,包含安徽名人、山水民居以及民间风俗,将徽文化元素加入内画技艺。”姜洪亮表示,未来若有条件,将带着创作的系列内画作品做世界巡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内画鼻烟壶文化。
 

本文标题: 美术大师姜洪亮:将内画技艺传承后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82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