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3-06 09:50:50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今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今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于是冬天蛰伏的昆虫、小动物们纷纷结束冬眠醒来。古人以为它们是被雷震醒的,于是称之为“启蛰”。到汉朝第六代皇帝刘启的时代,人们为了避讳,将“启蛰”改为“惊蛰”,这样也更响亮生动了,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


  桃始华——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鹰化为鸠——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春雷响,万物长”,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天气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渐多,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回升到零摄氏度以上,土壤开始解冻,进入春耕季节。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的到来意味着春耕的开始,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崇奉惊蛰的节气神“雷神”。过去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雷神的招贴画,摆上供品,或者去庙里燃香祭拜。这也代表着对大自然的一种期待,不希望来年会气象灾害。


  在我国某些地区,惊蛰日有食梨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已不可考,有的地方认为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有的地方认为吃梨取分离之意,可以和疾病分离。但或许可以从梨的功效层面来分析分析。《本草》上说梨甘而微酸,性寒而无毒,正好符合春季养生的要求。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打小人”也是惊蛰当天南方仍然存留的习俗之一。人们在纸上画好类似人形的东西,以之代替内心痛恨的人,同时以小棒槌等物进行击打,寓意赶跑小人,终年便不会再有什么霉运。这种宣泄情绪的活动,被中医认为有助于春季解郁养生的方式。


  惊蛰后的气温乍暖还寒、忽高忽低、变化大,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从衣着打扮上,应该注意保暖,实行“春捂”。


  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惊蛰到,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吧~


 

本文标题: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89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