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特色小镇趋势:生活化的旅游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19 10:57:51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特点是走了一条模仿型的道路,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是模仿、跟随的思维。我们今天讲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特点是走了一条模仿型的道路,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是模仿、跟随的思维。我们今天讲特色小镇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是这个认识问题,脱离这一点,具体讲某一个特色小镇的建设如何体现特色,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有差异化才有特色,而差异化很简单,就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我们生活在一个差异的世界,不必说国外,仅仅是中国,差异就太大了,从方言到饮食,各个方面都很不同。许多地方花了很多钱,建设起来的都是似曾相识的东西,规划图纸几乎一模一样,建筑材料都是相似的,把城市的一套又搬了过去。浙江德清莫干山的“洋家乐”就不同,把当地能利用的旧东西几乎都利用起来了,这就是因地制宜。乡村为什么一定要建水泥路,石板路不好吗?如果一个地方有火山,用火山石铺设道路就很好。同一化的旅游只会越做越难。

  此外,这次文旅特色小镇热有一点特别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就是强调小空间、大作为,以小取胜,这才是真本事。从过去数量、规模型的增长,变为质量、品质型的增长,改变发展思路,这是中国现在真正需要的。贪大求洋的结果是建起了许多“大而不强”的东西,现在则强调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从浙江、贵州等地提出建设特色小镇,到后来上升为国家战略,所有出台的导向性政策,都是追求小。


  小空间非常重要,规划界有一句话是“密度就是财富”。比如北京这样的城市,办一件小事要去很远的地方、花很长的时间,其实事情几分钟就办完了,很不宜居。宜居的标准很简单,联合国人居署提出的标准是可以量化的,就是要“方便”。小,功能融合,步行在半小时内就能办成事情,是宜居的标准。这样既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助于亲情的沟通、人际关系的改善。小城镇一定不能有大城市的人情冷漠。亲近自然、乡土情调、青山绿水、传统文化、熟人社会、浓浓的亲情等,这些都与规模大小密切相关。

  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操作层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要“多规合一”,一张图纸,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管理也是一个部门。要建设紧凑型的设施,要功能融合,要混合规划,千万不要搞功能分区,居住在南边、工作在北边、文化在西边、购物在东边,这绝对不是特色小镇的品质。土地使用要混合,规划要混合,城市功能要混合,这是节能低碳的必由之路。

  趋势:生活化的旅游

  “特色”和“小空间、大作为”,是特色小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具体到文旅特色小镇,可能还会有一些独特之处。

  首先是融合、跨界、共享。这是新经济的理念,对于特色小镇和旅游业来讲,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念。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旅游长期停留在“门票经济”的阶段?就是因为没有吸引游客付费的极为丰富的、可选择的产品。

  浙江的特色小镇提出来“三个三”,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三生融合”,即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必备;“三位一体”,即产业、文化、旅游是标配;三次产业融合,即一、二、三产业融合,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如果只具备一次产业的功能,就没有旅游价值,如果有了规模,具备了观赏价值和因素,就融合了三次产业的功能,价值体现是最大的。

  文旅特色小镇还有一个特点是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导向。特色小镇不是以传统的行政镇为主,而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旅游业也可以理解为旅游新业态融合发展的平台。市场化的一大好处是如果没有很好的产品设计、商业模式、投资回报等,资本不会进入。可以采取PPP模式,政府以委托、特许经营、基金等方式支持,市场化开发、招聘专业公司市场化运营,多元参与。

  重视软资源的开发,对于文旅特色小镇来讲也非常重要。要重新定义小镇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不能缺席特色小镇。此外,传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乡村文化、传统建筑、古村落、传统生活方式,是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资源。生态型经济、原生态产品、绿色经济、信息经济,是特色小镇软资源开发的基本特点。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原生态农牧产品、特色种植和养殖,是软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当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当是特色小镇的追求。


  文旅特色小镇一定要从走马观花型转变为生活居住型。小镇的设计要体现步行、方便、多样性、独特风格、特色文化,要生活导向、功能混合、高密度、紧凑型、微景观、密道路,基础设施最有效利用,这样能耗低、运营成本也低。小镇要有文化底蕴,以助于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也将积累、形成新的文化特质或亮色。小镇要功能完备,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住有宜居、老有颐养。

  我认为,最好的文旅小镇是让人们能够住下来,因为文旅小镇的消费者是城里人。理想状态的文旅小镇应该是没有大城市的拥堵、雾霾、人情冷漠、谋生压力和紧张,但要有城市的功能、教育、医疗、文化艺术、时尚、商业等;拥有农村的青山绿水、新鲜空气、绿色食品、原生态的慢生活,但没有农村的闭塞、公共设施的不足、生计的艰辛、极度短缺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旅小镇的另一个特点,是要防止建设成为缩小版的城市,这曾是我们最失败的做法。文旅小镇不一定需要巨额投资,镇区整体风貌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延续自然发展的传统格局,尊重自然环境的特色。街区体现地域、民族、传统或时代特色,住宅建筑风格、色彩、体量要协调。规划建设要保持乡村风貌、拥有城市功能,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一致化。总之,在形态上,城市应该是城市,乡村就应该像乡村。

  文旅小镇的最高境界,是让城里人体验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们以前搞古镇开发,最大问题是见物不见人。把原来居住在里面的人迁走,按照商业化、盈利原则改造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大卖场,与当地人的生活完全脱节。改造一定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生活方式,做到融入、融合、彼此适应。

  如果把城市的建筑模式搬到农村,就是社区化、房地产化、园区化,搞成了综合体、大卖场,是反生活、反常识、反生态的。古村古镇最重要的价值和灵魂,是要有原住民的居住和生活。当地人、企业、社区三位一体,形成小镇建设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当地人要认同规划、参与建设、分享成果,这一点在我国特别重要,是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否则就是一个房地产项目。

  建小镇不是盖房子,小镇里要有文化、有生活。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小镇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强调“产业建镇”,就是要避免房地产化。具备资本、人才优势的房地产企业涌入特色小镇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产业主导,不能沿着发展房地产的老路走下去。

  文旅小镇要重视长期效益,要有耐心,避免急功近利。培育新产业、调结构、创新、聚集人气、培育市场、文化、归属感和特色的形成,都是一个过程。要避免用工业化思维搞建设,运动式开发、一次性解决、毕其功于一役等,都是不可取的。要整体规划,滚动开发、梯次建设。要协调好出政绩和慢工出细活的关系。

  要尊重现有村落格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避免大拆大建;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避免急功近利;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延续特色景观与传统风貌,避免贪大求洋;政府统筹引导,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避免大包大揽。总之一句话,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精工细作,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小镇。
 

本文标题: 文旅特色小镇趋势:生活化的旅游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76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