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如何才能赢得未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1-26 09:48:31
核心提示:  当前正在掀起一股特色小镇的开发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背景。通过简单类比我们不难发现,此轮特色小镇
  当前正在掀起一股特色小镇的开发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背景。通过简单类比我们不难发现,此轮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与上世纪80年代的城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上一轮城镇化发展热潮是由乡镇工业发展带动起来的,是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城镇化,基本特征表现为“城镇像农村,农村像城镇”。

  而这一轮特色小镇建设,是建立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深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后工业化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比城市更友好,比乡村更文明”。可以说,此轮特色小镇建设,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特色小镇是都市经济的高级形态,而不是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QQ截图20180126094944

  首先,特色小镇建设不同于房地产开发。通常来说,房地产开发是一个短期过程,主要追求的是快开发。从拿地到销售一般周期为2-3年,部分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开发能够持续5-8年。但相对于房地产开发,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从土地一级开发,二级开发,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再到区域商业运营与服务,不断滚动形成发展及盈利的良性循环。就一般规律而言,要把特色产业培育基本成型,至少需要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因此特色小镇的开发周期通常都要10-20年来计。

  其次,小镇一般从远郊大盘起步,或依托现有小乡镇来建设,这些地区的政府行政职能并不能与高水平服务要求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小镇在行政区划下可能仅归属于县级政府甚至乡镇政府,政府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套不足以支撑特色小镇的运营,还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运营。以业内闻名的良渚文化村委例,万科在良渚村内执行了医疗、教育、宗教、交通等职能,兴建了学校、教堂、寺庙、图书馆等一批公共设施,还开通了往返城区的业主班车。早起小区内无派出所,万科还组建物业团队来执行小镇的治安和城管功能。总体来讲,公共服务开支成本巨大,而且不可能有税收来源支撑。这也导致小镇的运营营收在小镇首期经营9年后才开始逐步实现正现金流,11年后实现盈利。

QQ截图20180126094951

  最后,特色小镇真正的持久生命力在于产业立镇。特色小镇一定要有房地产参与,但绝对不能房地产化。在人口规模不足、产业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再好的规划,也没有办法实现。还拿良渚文化村为例子,2012年针对良渚文化村内的新街坊招商,但到场80多商户没有一家最终在此开店,商家们纷纷表示,村内人流量太少,商铺生意开不起来。

  衡量小镇开发建设成功有两个重要指标:常住人口与就业率。如果小镇没有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以及吸引人居住,只依靠旅游带来的“流动人口”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当然二者之间需要平衡。如果只创造了就业和财富,那就不是小镇而是一个产业园,如果只是居住、消费贡献很低,也不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持续税收,那只能是一个卧城,也不具备长久的活力。

  综上所述,当前特色小镇建设要循序渐进,避免跟风炒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杜绝形象工程,防止同质化和泡沫化,同时要避免特色小镇被房地产和资本绑架,预防把特色小镇变成新一轮的圈地运动。特色小镇不是一天就炼成的,而是需要在我们政府正确引导及市场力量推动下,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才能打造出一个个具有长久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特色魅力小镇!
 

本文标题: 特色小镇如何才能赢得未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208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