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化屋苗族刺绣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3-02 10:06:52  来源:华夏经纬网
核心提示: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精美的漆器制品、古老神秘的彝族“撮泰吉”、浓郁民俗风情的剪纸文化……这些承载着毕节各族人民文化传承与记忆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精美的漆器制品、古老神秘的彝族“撮泰吉”、浓郁民俗风情的剪纸文化……这些承载着毕节各族人民文化传承与记忆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毕节这片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也保存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非遗文化的百花园中,毕节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织、融合,璀璨绽放。


  巍巍乌蒙山,悠悠乌江水。


  乌江,这条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亿万年来静静流淌在神奇的乌蒙大地上。乌江共有南、北两个河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自治县香炉山,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大坡山,两河交汇之处,就是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南部边缘一个叫作“化屋基”的地方。


  “化屋基”是她曾经的名字,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村里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歪梳苗,千百年来,苗家儿女们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自己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尘烟,文明的长歌,标刻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寻访化屋村,我们发现古朴的苗家寨子山川奇丽、风景优美、房舍别致、果木成荫;我们看到苗家儿女们大方热情、勤劳朴实、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坐在江边的房子里,我们聆听化屋苗族姑娘杨文丽娓娓道来这支古老民族的文化故事……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新华网发


  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以前居住在中原地区,后逐渐迁往西南地区。苗族支系繁多,而且语言、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苗族支系基本上是根据头饰、服饰来命名的。歪梳苗就是因其妇女头饰为头髻偏左歪插彩梳,故称“歪梳”。“歪梳”又分为大、中、小歪梳,化屋居住的苗族同胞都是小歪梳。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故苗族刺绣成了苗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族刺绣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作品。新华网发


  苗绣的来源传说是有位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艰难历程,想出了用彩线在服饰上做标记的办法。过黄河时她就绣条黄线,过长江以后又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标记符号,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她发现此时自己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了花纹。


  从此,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纯手工绣制的嫁衣,为的是缅怀曾经的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前辈,发扬苗家祖先留下的传统刺绣工艺,以此激励后人要感恩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杨文丽和丈夫创办的企业展厅里,就完好地保存着出嫁时母亲为自己绣的嫁衣。杨文丽至今还记得当年母亲给她绣嫁衣的场景:那时她家还住在大山里,没有通电,母亲每天晚上就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做刺绣,有时还会边刺绣边唱歌。


  苗族同胞能歌善舞自不必说。在化屋,人们都说:苗家的儿女学会了说话就能唱歌,苗家的儿女学会了走路就能跳舞。


  对苗胞们而言,无论是谈情说爱、婚丧礼仪还是闲暇消遣,一套苗绣服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要进行多声部民歌合唱、芦笙舞、打鼓芦笙拳舞等民俗艺术表演时,舞台上身着苗绣盛装的苗家儿女就更是把化屋村山环水绕孕育出来的情和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苗绣和唱歌都是苗家女儿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心情愉悦的时候,就连绣出的图案也会特别美。”说话的人名叫杨守丽,是杨文丽的婆婆,在她看来,绣服上来回穿飞的针脚记录的是母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动人的音调吟诵的是母亲对女儿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许。


  通常一件纯手工的苗绣服要做好多年,一针一线都是母亲对女儿无尽的爱。而苗族母亲对女儿的爱,除了亲自绣制衣服给她们穿,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她们自己刺绣。


蜡染作品。新华网发


  杨守丽介绍道,小歪梳苗常绣的图案有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纹,表达吉祥含义的龙、凤、蝴蝶,或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等。最常绣的针法是贴布马尾绣、贴布平绣和十字绣。主要布料有手工纺织土布、棉布、丝绸缎等。颜色多以红白绿为主,粉黑蓝紫等颜色也偶尔用来搭配。


  每隔一段时间,杨守丽都会设计出不同的花纹图案。多年来,她自己原创设计的刺绣花纹图案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你看,这样绣出的花纹呈凸起状,颜色明亮,富有立体感、颗粒感。”杨守丽在一件正在赶制的苗绣服上一边示范针法一边说道,“苗家女儿们小时候,是妈妈绣衣服给自己穿,长大了,妈妈眼睛看不清楚了,穿不了针线了,就由女儿绣衣服给妈妈穿,这也是苗家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优良品质。”


  自幼喜欢钻研苗绣工艺的杨文丽,除了自己潜心钻研之外,还一直思考,如何才能将苗绣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晓苗绣、喜欢苗绣,同时又能让村里的绣娘们通过苗绣增收致富。


  杨文丽和丈夫创业之初,经历了许多困难,走了很多弯路。在外地打工时,进过很多工厂,印象最深刻的是她2012年进的第一间绣花厂,一台刺绣机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她发现,很多手绣图案,机器一样能绣,更重要的是,机绣产量高,易清洗。


杨文丽将染好的蜡染作品拿去晾干。新华网发


  夫妻俩高兴地回到家乡,先买了一台二手刺绣机,可没多久就坏了,两人就做一些手工饰品到集市上摆地摊,存够钱后又重新买了一台全新的刺绣机。直到2019年10月,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她和丈夫成立了黔西市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黔西市就业扶贫车间),带领化屋村17位苗族绣娘实现了稳定的就业。


  “这是化屋村歌舞团一星期前定制的40多套苗绣服,每逢村里有重要的节日或者活动,他们便穿上定制的苗族服装,精心打扮一番后,到广场上为大家表演节目。这类演出服大多都是机绣,手工绣一般只在婚嫁等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才会穿,或者买来作为收藏品。”


  家住化屋村岔河组的41岁苗族妇女王进敏说,她在车间做刺绣,每天有100元的收入,除了农忙时节,一个月她能干20多天,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既能提高自己的刺绣手艺,又能在家门口挣钱,真是太开心了。


  除了传统的纯手工刺绣精品外,杨文丽还针对游客推出了不少平价的文创商品,例如热销的蜡染艾草香包,融合汉族元素和苗族元素的T恤等。


  今年,杨文丽还开设了专门的文创直播间,用于推广化屋村的特色文创商品,除了苗绣,还有蜡染、乐器、芦笙等各种非遗文创产品都有机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更多地方,广东、浙江等地都经常有回头客,是杨文丽的忠实“粉丝”。


  “最多的一场直播,销售额达到5万多元。2021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收入更是达到50多万元。”说到取得的成绩,杨文丽非常开心。


  杨文丽直播与网友互动推介苗族蜡染刺绣产品。新华网发


  杨文丽用民族技艺结合工业化生产,让大山里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带动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化屋样本”。


 
标签: 苗族服饰

本文标题: 非遗文化——化屋苗族刺绣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43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