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上的五彩斑斓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29 10:01:49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我国古代建筑中,经常有五颜六色十分精美的琉璃,无论是作为屋顶上的瓦片,还是装饰物件,都使建筑具有色彩化,五彩斑斓也使得建筑更有活力。

  我国古代建筑中,经常有五颜六色十分精美的琉璃,无论是作为屋顶上的瓦片,还是装饰物件,都使建筑具有色彩化,五彩斑斓也使得建筑更有活力。



  琉璃发展


  其实,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琉璃的制造工艺,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


  陕西省宝鸡茹家庄地区发掘西周早期遗址,出现四种不同形式的琉璃扁珠和绿色琉璃管状。


  到了秦汉时期,汉代帝王宫殿中还喜用琉璃制器物,陈设或悬在殿中,琉璃制物被用在宝剑上,可见当时制做琉璃各种器物在秦汉之际已十分发达。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了,《北史·西域传》载:“大月氏国,太武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可以看出,当时就有了五色琉璃行殿,且因为琉璃大量生产,变得不再那么的难得,这段记载也是建筑上使用琉璃的最早文献。


  到隋唐时代,中国建筑更多的使用琉璃。琉璃瓦件的最早遗物,属于隋唐时期。当时一般在屋脊和檐头上包镶琉璃,考古发掘中曾在隋唐东都城址发现不少瓦片。唐末五代直到宋朝已出现整体建筑使用琉璃构件,如河南开封市还屹立着一座宋代建造的琉璃塔因琉璃是精黑色远看颇似黑铁,故称铁塔。


  从宋代到元明清三朝,琉璃瓦片被大量用在建筑上,琉璃制品十分盛行。元代大内宫殿都用琉璃瓦,有的装饰屋檐,有的满铺屋面,或者以五色琉璃镶嵌宛如画图。颜色有白、黄、碧、青种,彩色缤纷。元大都还设有琉璃窑厂。


  明清故宫是在元代宫殿基础上修建起来的,时常在地下出现元大内的各色琉璃瓦件。此外在山西、河北等省古建筑中保存不少琉璃桌椅、香炉、瓶罐以及建筑上的琉璃装饰,如山西霍山山顶上有一座绚丽的琉璃塔,名飞虹塔,亦创建在元代,经过明代重修,包括佛像佛兔、根窗、花朵、流云,都是用各色琉璃烧制的。此外,南京大报恩寺塔,琉璃砖版,形象生动、这是明代琉璃中重要实例。明清的琉璃照壁很多,如山西大同、平遥、北京故宫北海都有色彩丰富、造型生动的琉璃九龙壁,此外还有多座琉璃建筑。在明清时代各地方建筑使用琉璃的亦不少,全国各地设有琉璃窑厂,现存北京琉璃窑厂创建于明代,原址在正阳门外,清代晚期迁至西郊门头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北京香山琉璃塔(图源香山公园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但琉璃制作工艺和琉璃砖瓦制造工艺是有些不同的。本文简单说下琉璃砖瓦的制作。


  琉璃砖瓦制作工艺


  琉璃砖瓦的制作,分为二步。一制胎、二挂釉。陶胎制好后放入窑中焙烧,然后在烧成的陶胎上挂釉,再放入烧色窑中进行第二次焙烧。


  早期的胎土多是一般的粘土掺以细砂。由于粘土含铁量多,所以呈现红色。明代初年,胎土的使用有了明显的变化。明洪武六年(1373年)曾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修建中都,从遗址中发现琉璃砖瓦的胎土,有粘土掺砂的,有页岩石的,有高岭土白泥的。修建南京宫殿时,用从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所产的白泥制胎。到明成祖修建北京宫殿时,还是从太平府由水路运来白泥。其后,在北京门头沟煤矿上层发现页岩石。于是就地取材,不再由江南运输白泥了。


  采来的页岩石去掉渣子进行晾晒,名为“晾土”,所需时间号称“三伏两夏”,即一至二年。经过晾晒后,再碾轧碎粉用粗筛将土末筛去,再用70一80目绢罗筛出细粉,放在水池中沉腐,浸润成泥,一般经五至七天,名为“闷泥”。闷泥时间越长越好,目的是去其暴性,加强其塑性,成泥以后,再进行搅拌揉合。以柔软泽润的程度为准,旧时一般是人工用双脚践踏,在南方也有用牛践踏的。践踏到以不粘脚为度,这个工序称为“弄熟”。胎泥弄熟,即进行制作粗坯。



  琉璃瓦件有砖瓦、花活之分,其工艺都是雕塑。以制大吻为例:先用四块木板搭成方框形的模板,其尺寸按吻块大小稍加放宽,将泥置于模板内再由人工踩,称为“踩板子”,踩过一层,有时用手划出小沟再续泥一层,如此几次,则泥粘连坚固,然后撤下木板,用泥拐子,铁弓子削出粗样。平放六、七天,使泥的水份挥发出去,达到立放不倒的程度。再在工作案上度量高矮和宽度,按照型式比例,进行铲削,成吻的雏形坯,术语叫“打粗样”,又称为“打坯”。此后随即着手雕塑。在进行雕塑中,有几种工艺过程,旧称“捏活”“抹活””光活”,也就是“成型”。几天风干,硬度达到不致走形时,开始“掏箱”。所谓掏箱,即将原来实胎中间胎泥铲削,使内部空洞如箱,入窑时易于烧透,又可减轻重量。掏箱之后,用芦席覆盖阴干,约二十天左右即可分块入窑。瓦件素胎烧成后,即进行挂釉,亦称“挂色”。


  如今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璃瓦的技术也越发成熟,经过历代发展,已形成品种丰富、型制讲究、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从传统琉璃瓦演变发展而来的西式琉璃瓦最先在日本和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它将筒瓦、板瓦型制合二为一,结构合理,挂装简便,有效覆盖面积大,屋顶承重小。釉色丰富达百种以上,同时,它没有铅釉瓦釉面反铅影响装饰效果的现象。因此,西式瓦、琉璃瓦在现代建筑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标签: 古代建筑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上的五彩斑斓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09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