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人人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焦虑。
有人为生计感到焦虑,有人为学业感到焦虑,有人为事业感到焦虑。
而你我的朋友,夏季来袭,你是不是在为身材感到焦虑?
正所谓不焦虑不成活,焦虑簇拥着我们向前走,帮助我们更好地迎接新自我。
对现代人来说,身材焦虑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状况。
在遥远的古代,女生们有着与现代人一样的困扰,凝视她们的“目光”甚至更为严苛。
历史上的她们,在面对身材焦虑时,是怎样做的呢?
“楚王好细腰”
据《战国策》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楚灵王喜欢有纤细腰身的臣子,于是楚国的大臣们纷纷迎合楚灵王的审美。
他们节食减肥,每天只吃一顿饭,还要时刻注意屏住呼吸,以免让腰身暴露出来。
不出意外,一年之后,文物百官都饿得面黄肌瘦,有些人饿得头晕眼花,要扶着墙壁才能勉强站立。
盛亮贤连环画《楚王好细腰》
不仅臣子们迎合楚灵王的审美,后宫中的妃子们也开始忍饥挨饿。
她们在饮食上不走寻常路,饿了就往肚子里吞棉花。久而久之,后宫中的女子们大多都饿死了。
在权利高度集中的古代,当权者的审美几乎就是当时的主流审美。
在所谓“主流审美”的簇拥下,女子们哪怕是饿死也在所不惜了。
“身轻如燕”
《赵飞燕外传》中记载:“长而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人谓之飞燕。”;“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
赵飞燕本是阳阿公主的一名婢女,后因成帝微服出行至阳阿公主家而被宠幸,后被立为皇后。
(图)影视剧《母仪天下》
关于赵飞燕,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点就是“瘦”。
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写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便是成语“环肥燕瘦”的出处。
赵飞燕比之其他纤瘦的女子,身上更多了一种轻盈之美。
史书上形容赵飞燕为“身轻欲不胜风”,意思是说她稍一不小心,就会被风吹走。
那么,汉代的主流审美就是身轻如“燕”吗?
人们便普遍认为汉代以女子“瘦娇小”为美,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在汉代文学作品中,大多强调美女要“丰肉微骨”。
如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写到:“皓体呈露,弱骨丰肌。”;王粲笔下的美女“丰肤曼肌,弱骨纤形”、“肤柔曼以丰盈”。
东汉时,皇帝选后妃,明确以“长、壮、妖、洁”为标准。
总的来说,女性弱柳扶风、身材娇小、过于纤细...并不是汉代的主流审美。
“清瘦修长”
魏晋时期,人们对于体态的审美发生了改变,从出土的陶俑、石造像来看,魏晋的女性大多“清瘦修长”。
晋代有位大富豪名叫石崇,为了筛选姬妾,特地将沉香碾成粉撒在床上,让家中姬妾在其上行走。
若床上没有痕迹则赐珍珠,若有痕迹则令其减肥。
故时人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那得百琲真珠。”
北魏舞者陶俑 现藏于扎赉诺尔博物馆
不仅女子以瘦为美,当时的男性也是以瘦为美。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其子王绥少有美名,奈何体胖。
“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
他越是节食越胖,最后卒于年十九。
“以胖为美”
初唐仍延续了魏晋女性清瘦修长的审美。
这一点从初唐画师阎立本的《步辇图》就可以了解到。
《步辇图》局部唐阎立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晚唐杜牧《大雨行》有一诗:“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武则天主政前后,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丰腴之美开始流行。
这一时期,女性的形象呈现出一种雍容大气的美感。
《旧唐书·外戚传》中记载的太平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贵夫人与侍女大都腴丽满秀;《捣练图》中劳作的女性基本也是肥腰体壮;《簪花仕女图》中的侍女们也十分富态。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 张萱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捣练图》局部 唐 张萱 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唐代代宗之后,国势衰落,女性审美重又回归到了清瘦纤细之态。
“削肩、平胸、柳腰”
宋朝十分流行“削肩、平胸、柳腰”,基本和今天的审美差不多。
宋代士人偏爱“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在宋画中,女子基本都是清瘦文弱,身材娇小。
李公麟有“宋画第一”的美誉,其笔下的仕女皆身材清瘦,面目娇柔。
宋画《歌乐图》中的女子皆是身体修长,体态清瘦。
《歌乐图》局部宋佚名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这和宋代女性缠足,进而影响到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女性缠足难以站立,便自有一种弱不禁风的体态。
苏轼曾作诗:“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花式减肥法”
汉代,美容香精减肥法。
使用方法:将息肌丸塞到肚脐眼里,进而融化到体内。息肌丸会使人肌肤胜雪,双眸似星。但由于里面含有麝香,长期使用会导致女子绝育。息肌丸在《甄嬛传》中有出过镜,剧中还提到了一种解药名为羊花。
Ps:“若真有此神效,昔年飞燕合德掌握天下大权,怎么煮尽天下羊花,也不见她有生育呢?”
唐代,药物减肥法。
使用方法:“采三株桃花,阴干末之,空心饮服方寸匕,日三,并细腰身。”——《千金药方》
宋代,冷毛巾减肥法。
想瘦哪里,就把冷毛巾放在哪里反复揉搓,宋代人认为这样散热之后就能起到减肥的效果。
元朝,刷身减肥法。
使用方法:浑身赤裸,然后用鬓刷(马身上的硬毛)在想瘦身的部位反复刷,直到刷红了,场面十分骇人。
明朝,紧身衣减肥法。
使用方法:穿上一种叫做百扣衣的衣服,通过挤压腹部来增加身体的饱腹感,外加起到一定塑性的效果。
历史上,关于女性“身材个人控制体重,更加鼓励合理控制体重。
但是在2025年,国家鼓励个人控制体重,更加鼓励合理控制体重。
根据专业数据显示,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当BMI数值处于24至28之间时,属于超重;而BMI达到28及以上,则被定义为肥胖。
那么,究竟哪一个数字,更能体现出女生的价值?
这一点,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毕竟那些将身材视作孤注,向前一掷的女生...大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甄嬛传》中,聪慧如安陵容,用了含有大量麝香的息肌丸,就此无法生育,郁闷失宠;轻盈如赵飞燕,可作掌上舞,最后也逃不过被贬为庶人的下场。
更遑论,那些为了取悦楚王而饿死的后宫女子。
女性的体重,从不是衡量她们人生的唯一标准。
就算不掌控自己的体重,女生们也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