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宋代第一"茶痴"的舌尖风雅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5-23 11:56:09  来源:拙诚茗友会
核心提示:提起北宋文坛,黄庭坚是绕不开的传奇。他是苏轼门下“苏门四学士”之首,独创“江西诗派”开宗立派;他位列“宋四家”,书法如老树盘虬,气韵苍劲。

  一、被茶香浸润的“江西诗祖”


  提起北宋文坛,黄庭坚是绕不开的传奇。他是苏轼门下“苏门四学士”之首,独创“江西诗派”开宗立派;他位列“宋四家”,书法如老树盘虬,气韵苍劲。但鲜少人知的是,这位诗文书法俱佳的文豪,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茶痴”。在宋代文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四般闲事中,黄庭坚对茶的爱,堪称痴绝——他饮茶、写茶、以茶会友,甚至把人生况味都煮进了茶汤里。



  二、一瓯春露,浇出半卷诗香


  黄庭坚生于江西修水,自幼浸润在庐山云雾茶的氤氲中。成年后宦海沉浮,茶始终是他行囊中的“知己”。他在《品令·茶词》里写道:“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寥寥数语,把碾茶时茶饼碎裂的惋惜、茶末飞溅的晶莹写得活色生香,仿佛能听见宋代茶碾转动的泠泠清响。


  最有趣的当属他与苏轼的“斗茶”轶事。元祐年间,二人收到友人寄来的上品双井茶,黄庭坚当即提笔:“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苏轼不甘示弱,回赠“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两位文豪借茶斗诗,成就了宋代茶文化最风雅的一页。



  三、茶中见天地,苦处有回甘


  被贬黔州时,黄庭坚在荒僻之地收到弟弟寄来的家乡茶,含泪写下《谢送碾赐壑源拣芽》:“平生心赏建溪春,一丘风味极可人。”粗陶碗里浮沉的茶沫,成了他寄托乡愁的“明月光”。晚年谪居宜州,他仍坚持用仅有的破壶煮茶,笑称“此身如茶,愈煎愈醇”,将宦海苦楚化作舌尖回甘。


  他独创的“分茶法”更显名士风流:先注热水击拂茶汤,待雪白沫饽泛起,再用茶匙勾画山水花鸟。友人记载他“分茶能作虫鱼草木之状”,这手绝活堪比今日的拉花艺术,让寻常饮茶成了诗意的行为艺术。



  四、千年茶韵,犹闻山谷松风


  黄庭坚晚年自号“山谷道人”,他的茶道亦如空谷幽兰——不追求名贵茶器,只在乎“胸次洒落”的心境。他在《茶宴》帖中写道:“煮茗焚香,清坐与古人相逢”,道出了中国茶文化的真谛:茶不是风雅的点缀,而是照见内心的镜子。


  今日我们端起茶杯时,或可学一学这位宋代文青:且将手机搁置,学他用舌尖细品“舌本常留甘尽日”的余韵,让浮生半日闲,真正成为滋养心灵的甘露。


  从双井明月到宜州孤烟,黄庭坚把一生的跌宕都煮进了茶里。下次泡茶时,不妨默念他的那句“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或许你也会在茶香中,遇见那个披蓑戴笠、笑对沧桑的山谷道人。


 
标签: 黄庭坚 宋代

本文标题: 黄庭坚:宋代第一"茶痴"的舌尖风雅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415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