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吃茶”而不是“喝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4-11 11:48:46  来源:正史漫谈
核心提示:相传,最早发现并发挥茶叶作用的是神农氏,他曾经遍尝百草,中毒后依靠茶叶才得以解毒,因此在很长时期内,茶叶被当成一种药物使用。

  茶叶应该是古代中国拥有“知识产权”最久的产品: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种植茶树,许多茶树品种在持续上千年间都为我国独有,茶叶的制作工艺更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智慧结晶。


  相传,最早发现并发挥茶叶作用的是神农氏,他曾经遍尝百草,中毒后依靠茶叶才得以解毒,因此在很长时期内,茶叶被当成一种药物使用。


  “茶”字最早的写法也佐证了这一说法。《说文解字》中只有“荼”而没有“茶”,字面解释是:“荼,苦茶也。从草,余声”,后面的解释是:“此即今之茶字”。


  《茶经》等解释是,“荼”本来是一种苦菜,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所以后来发现茶叶后,因为也是苦的,所以用称之为“荼”。《诗经》也提过:“堇荼如饴,皆苦菜也”。



  唐朝颜师古也写道:“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


  到了唐代,茶文化迎来了首个顶峰,而且还出现了一位行业大神:陆羽。陆羽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茶学家,有着“茶仙”、“茶圣”、“茶神”的头衔,如今许多茶室也想着法子跟这个名字沾亲带故。


  陆羽对茶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编纂了《茶经》一书,作为人类史上第一本系统的茶类专业书籍,它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培育、采制、加工、烹饮、器具等都有专门的论述。


  而且,相传陆羽还把“荼”去掉一笔成为“茶”,我们今天熟知的“茶叶”正是由此而来,所以一些后人把唐代认定为中国茶文化正式的起源。


  根据《茶经》的记载,唐代最流行的就是“吃茶”。首先,把茶饼放在火上烤、炙,到了一定火候,将其碾碎成粉末,随后放到水里烹煮;紧接着,混入姜、葱、橘皮、枣薄荷等一起熬制,做成类似于粥的形态食用。


  那时有没有近似如今“饮茶”的方式呢?其实有的,《周礼》中提到过:“掌荼,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人们从野生的茶树采摘芽叶,放入水中烧煮后饮其汁水,但这样煮出来的茶汤一般比较苦,起初大多用于祭祀场合。



  唐朝之所以流行吃茶,应当主要基于这样的目的:将捣碎煮熟的茶叶与饭菜调和,一可增加营养,二能起到解毒功效,毕竟古代医疗条件落后,这种常态化将药物加入食物中的做法显得相当便捷、实用。


  基本上来说,在唐及以前,人们食用茶叶大多都采取药用煎制法,是标准的“吃茶”。


  到了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茶文化迎来了新的巅峰。当时的主流用法仍是“吃茶”,不过吃出了花样、吃出了风格、吃出了水平。


  据记载,当时最为繁华、最懂享受的临安城里,按季节售卖“奇茶异汤”,而冬天里的招牌茶汤就是“七宝擂茶”,据称这种产品由花生、芝麻、核桃、杏仁、姜、龙眼、香菜与茶叶共同捣碎、熬成粥,看起来很像我们今天的八宝粥。


  当然,上述是常规操作,那些有钱、有时间、有品位的文人骚客、富豪权贵们,还喜欢把各种香料混进茶粥里,以实现“茶引花香,以益茶味”的效果,显得卓尔不群、品位不凡。菜外,宋人还喜欢在茶饼上装饰一些龙凤花纹,因此也被称作“龙凤团茶”,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



  到了南宋时,吃茶正式传到日本。据记载,在宋度宗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应禅师来到余杭径山寺进修佛学;但在学习之余,他对当时流行的“抹茶”惊为天人,于是费劲心力地把其做法、吃饭全部学会,随后带回了日本,这就是日本“茶道”的起源,从中也能窥见我国宋朝时“吃茶”的情形。


  但在上述方式之外,当时慢慢演进除了更多的用茶方式,除了新鲜煮食、晒干后煮食外,还有腌食、凉拌、烧烤等等。


  相传,到了明代,有感于以往流行的吃饭方式过于复杂、劳民伤财,朱元璋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即不主张学习宋代的吃茶方式,进献“芽茶”(类似于茶叶)即可。顺应这种简化趋势,吃茶逐渐演变为以沸水冲泡饮用,这种方式“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这就是如今我们最常见的“饮茶”。


  吃茶、喝茶并无高下之分。相对于复杂的食用方式,冲泡更有利于茶文化的推广,近代中国茶叶风靡西方,正是通过这种便捷的形态。干燥的茶叶轻便、易保存,便于大量长途运输;经过船舶由海运卖到西方后,在他们的各阶层掀起了“移风易俗”的风潮:相对于酒精,喝茶同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但区别在于,饮茶能帮助人们变得文雅,而酒精更易让人粗俗、制造混乱。


 
标签: 茶文化

本文标题: 古代人为什么“吃茶”而不是“喝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52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