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不错,很多人出门野炊。可不要以为野炊是现代人才有的浪漫,其实古人饮食的情趣之美,其中一部分就在野外宴饮中体现。《墨子·非乐》中,就记载了夏代的君主夏启,曾「野于饮食」,于天地之间纵情吃喝,算是野炊最早的记录了。
而到了魏晋时期,「兰亭雅集」更留下一场古今传为佳话的春日大型文艺野炊盛会——风和日丽,一群东晋名士齐聚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东南部),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清凉溪流中,若酒杯顺流停在谁前面,谁就取来饮酒,并吟诗一首,这便是「流觞曲水」。
诗词里的野炊更为常见,每逢佳日,总有诗人愿意携一篮风月,邀二三知己,寻芳草晴川而去。于松荫下炙新笋,在溪石畔分清茶,溪声与竹籁和鸣,野炊之乐,其乐何如?
不信,你看——
山野清味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宋·苏轼《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
行旅炊烟
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
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
篝火就炊朝甑饭,汲泉自煮午瓯茶。
闲游本自无程数,邂逅何妨一笑哗。
——宋·陆游《出游》
半日山行底路涂,欲炊无店籴无珠。
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一望平田皆沃壤,只生枯苇也寒芦。
风餐露宿何亏我,玉馔琼楼合属渠。
——宋·杨万里《野炊白沙沙上》
渔樵幽趣
水竹谁家是,来堪一系槎。
渔樵云里径,烟雨烧前花。
怪客喧篱犬,惊人起树鸦。
柴门开阒寂,面面逐江斜。
——明·沈明臣《野炊》
寓馆无常地,轻装不宿谋。
迷途问耕叟,过渡上渔舟。
野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
还家亦无事,随处送悠悠。
——宋·陆游《野兴》
风雨炊事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
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宋·杨万里《过人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其一》
迳仄旁无地,林开忽有天。
丹枫明远树,黄叶暗鸣泉。
苔锦银抢灶,芦茸玉帐毡。
从军古云乐,乞与个山川。
——宋·杨万里《野炊猿藤迳树下》
林泉禅意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